流程制造业如何借鉴工业4.0转型升级?

   2016-06-02 890
导读

 智能制造不是最终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其核心是大力提高产品质量,使国药的产品质量达到甚至超越欧美标准。智能制造绝对不

  智能制造不是终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其核心是大力提高产品质量,使国药的产品质量达到甚至超越欧美标准。智能制造不是仅仅依靠新系统和几个机械设备能够解决问题的,智能制造的主体在于企业,如何把信息系统、制造系统、人员、工艺、制度、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赵劲松:无知识产权管理,无创新保障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系主任

  工业4.0的终目的是什么?就是大幅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流程工业而言,还要大幅提升安全和环保水平。比如,西门子的一家工厂通过对工业4.0的投入,在工人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倍,误动作率由万分之五下降到十万分之一,安全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改善。产品质量合格率可以达到99.9988%,接近5个九。相当于一万个产品里只有一个次品。在“互联网+”复杂多元的需求环境下,产品越来越倾向于定制化生产,生产线、产品频繁变化,能达到5个九这样高的质量,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也只有达到这样高的质量标准,产品才具有国际竞争力,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反之,如果不能实现我们的终目标,即便在智能制造方面投入很大,我们的产品终还是没有国际竞争力,我们的老百姓还会出国去买“马桶盖”,我们的石油、化工等流程行业还会因为安全环保事故频发,举步维艰。

  发展中国的智能制造,就要打造中国的智能化技术和产品。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是所用的关键的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大多都来自国外,包括ERP系统、生产计划和调度系统、实时数据库系统、先进控制系统、流程模拟和仿真系统等等。国内的大学和研究院所并不是不具备研发能力,但是找不到合适的体制和机制与企业一起持久地推动自主创新,产学研还是联系不够紧密。这需要在国家层面上推动流程行业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的建设。比如,德国政府投资了两亿欧元促进工业4.0新技术的开发,美国的能源部也专门投资成立了智能制造产学研联盟,包含了几个尖的大学。如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普度大学、康奈尔工学院和诸多制造业优势企业——辉瑞制药公司、通用电气、康宁公司等。

  创新意味着我们将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工艺过程,这个过程的动态特性、安全特性尚不被大多数人掌握。比如,明年某汽车公司出了一款国产新车,但其安全性究竟如何,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测试,才能给出准确答案。因此,对石油化工、医药化工这类流程行业的安全环保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推出智能化的技术产品尤为重要。

  智能制造是需要资源投入的,短期内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如果一家企业投入资源去创新产品和服务,但由于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然不足,另一家或几家企业很快就能仿制出类似产品,使真正创新的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持久动力。因此,在政策方面,建议规范并严格执行流程工业在废弃物等方面的排放标准以及主要产品投放市场的质量标准,加大市场产品质量监管、环境监管、安全监管的力度,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营造公平的有利于推动创新的环境。不仅要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还要致力于培养让良币能够淘汰劣币的创新环境。我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随处可见的是跟随、抄袭、模仿、一拥而上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如果不改变,那么《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很难实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3498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