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先进制造业及工业4.0应该是什么样?

   2016-06-01 850
导读

 来自德国弗朗霍夫学会虚拟生产与创新主管RainerStark则分享了他对工业4.0的看法。下一个时代属于工业4.0和智能制造,我们一直

  来自德国弗朗霍夫学会虚拟生产与创新主管RainerStark则分享了他对工业4.0的看法。“下一个时代属于工业4.0和智能制造,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能够让工业4.0融入行业?德国要改革些什么?比如我们在研究低耗能传感器,是试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智能组装,看看这会带来哪些不一样的局面。截至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完成了450个关于推进行业4.0的项目。”

  RainerStark强调了智能制造中产品“开放”的特征。“smart在英语中是聪明的意思,但这还不够,产品必须是‘开放的’,它代表着人、环境和技术的接口,它有着可持续、自动化、自适应性的特点。举个例子,我们怎么设计安全的机电产品?什么样的智能概念会让这个产品有价值呢?就是这个产品能够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可以发出问题警示,并且能够进行自我控制,它是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一个智能的工程操作系统,其中的支柱是建模。要维护一套智能系统是充满困难的,所以在产品自动和自适应性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难点要突破。”

  李杰教授发言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智能维护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杰教授认同RainerStark的看法,李杰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制造系统的核心要素有5个M:材料(material)、装备(machine)、工艺(methods)、测量(measurement)和维护(maintenance),智能制造系统区别于传统制造系统重要的要素在于第六个M,即建模(modeling)。“正是通过建模来驱动前5个要素,从而解决和避免制造系统的问题。因此,一个制造系统是否能够被称为智能,要符合两个特征:已能够学习人的经验,替代人来分析问题和形成决策,二要能积累经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那么,国内中小型企业与“工业4.0”可以碰撞出什么火花?如何抓住机遇?

  赛赫智能总经理李泽晨认为,成为一个系统集成式的公司是中国中小企业转型,搭乘上工业4.0快车的“入口”。

  赛赫智能是家年轻的公司,成立于2008年,员工百人。核心业务集中在汽车车轮装配线、轮胎轮毂检测、机器人集成及MES智慧工厂。如今在检测线和轮胎装配线两大领域,赛赫智能在国内市场份额已占据一个。

  李泽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想要真正转型到工业4.0,就不能单从一个点上去理解,有的企业某个环节做了自动化可能就认为这是工业4.0。对我们来说,要看的是整个流程,把单个环节串联起来,优化整个系统流程,提高其中的自动化水平及生产效率,减少人的营销,同时做到订单式生产、大众式生产。2009年推动智慧工厂时,我们就考虑不能仅仅是工业自动化,而是整个信息化,将人工智能结合,打通整个生产流程。”

  亲历德国工业4.0,会更加直观地明白其中优势。

  2015-2016年,赛赫智能的机器人团队前往德国法兰克福,为目前世界大的汽车隔音材料供应商Autoneum集团的自动化流水线做机器人集成项目。

  Autoneum集团早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中,引进了有价格优势的中国设备,赛赫智能机器人团队的任务就是负责项目集成,让一台工业机器人连接两台设备取料投料,再用一条工业传送带将成品输出到铁丝网保护的作业区,后配合整个“工业自动化流水线”通过CE(欧洲统一标准)认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300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