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需求与服务是互联网+社区商业的关键

   2016-06-01 670
导读

5月25日晚,由海淀区商务委员会主办,小麦公社承办的第六期商聚海淀沙龙活动在北京理工大学小麦公社创客空间成功举办。此次沙龙

 5月25日晚,由海淀区商务委员会主办,小麦公社承办的第六期商聚海淀沙龙活动在北京理工大学小麦公社创客空间成功举办。此次沙龙围绕着“互联网+社区商业”这一主题,探讨随着人们生活不断朝着“智能化”、“科技化”、“万物互联”的方向发展,互联网+社区模式应运而生的必然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会议由海淀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余新星主持,来自海淀区商务委员会、紫竹院街道、北京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商业中心、四季青镇、中关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小麦公社、车客家园、小e到家等10余家企业的30余各界嘉宾出席了活动。

第六期商聚海淀沙龙活动现场
第六期商聚海淀沙龙活动现场
参会嘉宾握手交流
参会嘉宾握手交流

社区服务领域的市场容量可观且在不断扩大,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物业在管面积超200亿平方米,覆盖达2.6亿户家庭的7.4亿人,未来3年预计还将新增35亿平方米。传统社区服务行业往往效率低下、覆盖范围小、耗时长、服务体验差。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互联网+社区整合线下服务资源,通过互联网化方式提供便利的社区服务已悄悄渗透进社区送货上门、生鲜配送、洗衣家政、维修维护、便利零售等居民核心需求领域。《中国社区服务O2O调研观察报告》指出,2015年社区O2O市场规模为2884亿元,预测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99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社区经济金矿。

校园社区作为互联网一代的聚居地,具有典型的社区共性特点和区别于一般社区的个性特点,既有社区服务需求,又习惯于互联网消费方式,是众多互联网企业关注的主要战场之一。互联网公司的各种创业项目,正在试图将学生们的“衣食住行”做到极致,极尽所能进入互联网+社区这块风水宝地。作为目前规模大的校园综合服务平台,小麦公社的发展模式在沙龙活动中被广泛讨论。
小麦公社副总裁全斌在分享小麦公社创新模式
小麦公社副总裁全斌在分享小麦公社创新模式

小麦公社要做什么?“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小麦公社副总裁全斌回答说。小麦公社近年来在逐步铺设校园商业综合体。全斌指出:“互联网+社区是一个场景经济服务领域,包含本地生活O2O市场的绝大部分。互联网+社区商业能否被认可的关键在于是否链接了需求与服务,用以解决社区服务的痛点。小麦公社的校园商业综合体模式,就是希望通过提供一站式、定制化、便捷到家的服务在校园这一既开放又封闭的环境中针对学生的需求痛点提供解决方案。”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社区商业成为风口,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进入,现在无论是BAT、58、京东还是创业公司都在争夺“后一公里”,都在提“到家”。但目前来看,社区服务发展的速度与服务水平,仍远远落后于用户的需求。以“互联网+”方式,满足现代化生活需求,是互联网+社区商业的核心。谁能后成为赢家,就要看谁能好地满足用户的社区服务需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278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