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智能社工”,相关业务政策告知及所需材料一目了然;关注微信公众号,可随时随地了解政府惠民政策、业务办理流程;沉淀“大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让服务更加精准……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实践中,二道区引入“互联网+”思维,带给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的全新体验,推动政务服务向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迈进,打通服务群众的“后100米”。
“智能社工”让服务更贴心
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过程中,“中午不午休、周末能预约”已经成为二道区8个公共服务中心的工作常态,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了本领强大的“智能社工”。
在一台“智能社工”查询机前,记者体验了办理困难职工救助需要什么手续。点击屏幕上相应的对话框,办理时需要的证件和材料便一目了然,轻轻点击打印按钮,一张标着困难职工救助政策告知、所需条件、所需材料的打印纸条就到手了。记者注意到,办理困难职工救助需要9种材料,如果没有打印纸条提醒,还真容易漏掉部分材料。“这个查询系统特别方便,它可是我们这的‘红人’呢!”一旁的工作人员笑着说。
微信平台让服务更便捷
“以后再来办事可以先在微信公众号里查询,把需要的材料一次备齐,这样办起事来就简便多了。”市民张先生关注了八里堡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微信公众号,简洁清晰的界面、分门别类设置的服务项目让张先生感到非常方便。
据了解,二道区8个公共服务中心均设有微信公众平台。以往居民咨询业务需要到社区或街道,而现在只要打开微信便可随时了解惠民政策、业务办理流程,让沟通更便捷。
优化配置让服务进基层
“一口受理、一窗通办”的政务服务模式,推动了二道区部门职能、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整合,优化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目前该区共调剂出260名政务服务人员,充实到“网格化管理”一线担任网格员,直接为居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