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纵轴,如何提升用户体验?以天铂空调为例,一些极客对空调的形态有着比较新奇的想法。有30多个发烧友设计了各种异形的空调,海尔则通过网站发布设计样式,让用户投票,对于投票率高且有一定购买意愿数量的产品,海尔进行定制化生产。将用户的需求结合到实际生产中,提升其体验。还有网器交互,以馨厨冰箱为例,通过冰箱上自带的屏幕增加与用户交互的通道,并且接入了电商服务,用户可以直接购买需要的菜谱、食物或者其他方面服务。
横轴是如何搭建技术支撑体系,海尔提出六化的概念,基础是标准化和精益化,然后是模块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比如定制化产品,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开发,周期太长,没法满足用户要求。海尔通过模块化设计和虚拟仿真的方式加速研发,包含从研发到终制造,形成了一个虚实融合的系统。
智能制造不能只是一个概念,而是需要去真正实践。海尔所做的,正是一步一步实践出来的理念,从开始的OEC,到ERP,再到模块化,到虚拟仿真以及现在正在探索的COSMO平台,不仅仅是7个样板工厂的建设,而是一整套的逻辑。海尔的COSMO平台目标是在海尔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将过程中各种自主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系统沉淀下来,发展成统一架构、互联互通的制造服务平台。这需要全产业链的合作,包括国内外的企业一起去完善。
借用张瑞敏主席的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现在在这个时代的节骨眼上,如果企业不去深度思考,不做发展规划,今天可能还好,但是明天怎么办?
潘保春:发展工业4.0,需要从机制到产品服务的创新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工业4.0是面向未来的,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不做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荣事达发展六十多年,到今天为什么定位发生了这么大变化?是源于机制的创新。
荣事达多年前提出过三大战略:品牌发展战略、价值驱动战略以及多元化发展战略。2004年,荣事达孵化了七家企业,现在这七家企业在各自的平台上又各自孵化,成就了今天。机制的创新一定会将所有的要素结果呈现出来。
实现机制创新,发展工业4.0,建设智能工厂,必须以市场为基础。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之前经历过非常快的发展阶段,但事实是市场基础不足,太阳能光热行业95%的企业现在已经没了。(陈军君 窦滢滢)
什么是智能工厂?
就是把一些现有的资源进行融合,终打造成消费者需要什么就解决什么的智能生产平台。荣事达近几年为何能发展速度非常快?前些年断崖式下跌的时候,荣事达研究出战略合作伙伴模式,后来称为CS模式。原有60多家生产制造小厂已经不生产了,每年缴纳一定费用,使用荣事达的技术和资质,原厂的技术、财务等人员得以释放,优化了成本和效率,也带来了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这些厂商从荣事达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只做区域销售,荣事达则是后台制造工厂。换言之,60多家厂商共同建立了一个工厂平台。
创新天天都有,但创新不是为了发展,而是解决生存问题。如今,创新要系统化,要能将各个创新点变成一个链条。
在机制层面,工业4.0解决的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产品服务方面,也需要从全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思考,创新发展。
荣事达从产品方面计划做两个方向的路径,一个个叫产业进化路径;第二个叫产品进化路径,从单品实现突破。以国内做得好的马桶盖为例,荣事达的进化路径从过去的马桶盖,到电子马桶,再到超级卫生间,作为一个整体卫生间,集成了所有的卫浴用品,避免了过去单户单间需要找十家厂商购买的情形,超级卫生间同时也是一个防震安全仓,即使遇到地震,也可以将用户保护起来。
只有机制创新,才能带来产品创新、渠道创新,乃至于服务创新。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东西都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