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思维 推动网信事业更好造福人民

   2016-05-24 560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网信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网上群众路线。当前,如何发展好利用好互联网,推动网信事业繁荣发展,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新目标、新任务。江津区坚持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网信事业的政治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和创造优势,不断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更好造福人民。

       增强网络意识,树立“互联网+”的施政理念

       在“互联网+”的时代,必须树立“互联网+”的思维。一是学“讲话”明方向。江津区从区委区政府领导、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网信战线,到各镇街、部门,将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两学一做”重要内容进行学习。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正在深度改变世界、改变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渠道和载体,进一步明确了网信事业发展的新方向。二是增意识强本领。江津区积极推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网络素养教育进机关、进课堂,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学网、触网、用网”,不断增强善待网民、服务人民的意识和本领。三是树立“互联网+”的施政理念。抢抓“互联网+”的时代机遇,把“互联网+”思维作为施政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工作中,助力江津区插上互联网腾飞的“翅膀”,主动适应互联网这个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的大趋势,大力推动江津区在利用互联网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立足信息为民,构建“互联网+”的框架体系

       江津区紧紧围绕“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的总要求,强化层设计,构建“互联网+”的框架体系。一是打通“信息壁垒”。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智慧江津”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全区资源,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通达。二是建好“信息高速公路”。近年来,江津区大力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新建4G基站669个,重点解决16个边远行政村通达光纤网络,实现城区、镇街场镇、工业园区、主要旅游景点4G网络覆盖,城区光纤接入全覆盖。三是搭好“信息服务平台”。围绕网民需求,搭建“人机界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各类信息服务。区行政服务中心率先开通微信服务平台,实现审批事项网上协同办理。整合建立公安、工商、国土、规划等信息数据库。不断完善人力社保、医疗信息、民政救助、数字城管、智慧旅游、智能交通、智慧社区等平台系统,努力实现“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健全渠道机制,走好“互联网+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要走好“互联网+群众路线”,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常上网看看”,只有领导干部“善解民意”,网民才会“善解政意”,社会才会政通人和。一是要树立网上群众观点。坚持“上网络”也是“下基层”,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通过“微访谈”“网上院坝会”等倾听网民呼声、及时答疑解惑。二是要搭建网上工作平台。除群工系统外,江津区在江津网、江津APP、@江津发布微信等开设“你问我答”“百姓呼声”“网络问政”等平台。通过及时转办、限时办结、按期回复,将网络舆情集聚在本地、解决在本地。三是要健全网上工作机制。江津区建立和完善了网络问政、网络发言人、民意调查、网民交流等工作机制。通过舆情督办件、领导批示件、问政调查报道等进行跟踪,督促实体问题、线上舆情“双化解”。探索建立健全“全过程舆情风险控制”体系和“舆情风险数据库”,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防患于未然、化解于苗头。

(作者系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0430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