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5年扬州经济发展,“互联网+”堪称其中一个“热词”。昨天,在中国通信学会的指导下,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6届中国扬州互联网大会举行。大会以“开放、跨界、融合、共享”为主题,吸引多位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汇聚一堂,进行交流对话,分享、探讨互联网安全、应用、营销、金融、工业、智慧生活等方面的新成果,推动行业向互联网化转型升级。昨日,本报记者专访部分与会嘉宾。
青年人要大胆创新实践
——原国家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
你知道,互联网是怎么产生的吗?中国有一个封电邮是啥时候的事?在昨天的互联网大会上,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给大伙儿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普课。
“其实当今伟大的工具——互联网,是一群人试出来的。”走上演讲台后,吴基传娓娓道来,1969年那会儿,美国几家研究所将几台计算机和通信网连接了起来。到了1973年召开计算机通讯大会时,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有人就希望将这些计算机连起来,没曾想将全球带入了信息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
“现在,大家在手机上发个邮件已经是小菜一碟,但在1994年能够给美国发一封电子邮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吴基传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1994年,中国接入了互联网的公众服务网络,一个封电子邮件由此诞生了。
随着互联网深入发展,其展现出来的魅力也让众人惊叹。“大家都很关心前段时间的阿法狗围棋事件,这实际上是人们对计算机能不能学着人的大脑进行认知的初步试验,如果能从感知到认知,那么互联网将会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吴基传说。
“大数据分析是从感知到认知,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人和机器之间的交互,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交互,我们的传感器是有限的,包括视频,包括二微码、wifi、4g的无线接入,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种传感的信息。”吴基传说,如果我们探索创新出这些新的东西,就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我们可以站到世界的前列。有志向的青年人要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大胆地创新、大胆地实践。
扬州将形成
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
2016中国扬州届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正值全省加快建设网络强省之际,这必将对促进扬州乃至全省的互联网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扬州的通信和互联网行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让苏少林不禁点赞。苏少林分析说:“当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传统行业渗透融合,催生出积极创新的发展新模式,这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苏少林认为扬州有优势。苏少林分析说:“扬州有着良好的实体经济基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以互联网深度嫁接制造生活服务概念,并且产业优良也是一个先天优势条件。我相信就扬州而言,其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将更加的深入,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将形成。”
苏少林说,这次大会是我省地级市举办的个互联网大会,如此规模、如此规格,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大会层次高,规模大,业界企业、科研机构、院士专家围绕开放、跨界、融合、共享的契机,展开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是一次思想互动、观念碰撞、观点交锋的盛会。
扬州要有软件发展战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
“所谓‘互联网+’,其本质就是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刘韵洁表示,我们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可以看到消费领域对互联网的影响。而产业互联网,则是以产品的销量作为终的目标。产业互联网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要解决企业间的资源整合。这种整合,是通过价值链、信息网络而实现的企业间的无缝合作。
“在产业互联网中,还必须要考虑到网络安全的问题。”刘韵洁举例,德国一个钢铁厂遭遇产业互联网的改造,效果曾经非常好。但黑客通过使用网络钓鱼攻击,渗透到了工厂的业务网络,并且控制了关键系统。国内也遭到了相关攻击,令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因此对于产业互联网要进行立法,在安全方面采取措施。
“互联网+”也好,中国式“互联网2.0”也好,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刘韵洁认为,不少企业家需要探索的是,什么样的网络架构,才可以满足互联网技术层面的需求。“不过有点需要明确,那就是产业互联网不要依靠别人,主要靠企业主体来解决。因为你才是互联网的主体。”
未来的互联网经济是价值经济。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不断上升,2013年到2025年间,互联网在中国gdp增长中贡献可望达到7%到22%。刘韵洁说,“互联网+”时代下,先需要大量的人才,大量的软件。“未来,扬州要编制一个软件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可以用网络定义网络,用软件的思想解决现实问题,这或许也是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一个途径。”
互联网助推
“分享经济”到来
——中国经济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吕廷杰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吕廷杰表示,从互联网的应用、商务和经济角度来看,“互联网+”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
现在的互联网发展到什么阶段?他认为,“互联网1.0”是一个桌面的互联网,“互联网2.0”就是乔布斯所定义的移动娱乐和消费互联网,这确实拉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从2.0开始,互联网将会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工具。”
吕廷杰表示,在“互联网2.0”时代,每个网民都成了内容的生产者,又成了内容的消费者,我们把这个叫自媒体,又叫社交媒体;我们用微博、微信进行信息分享,微博解决了我们的话语权,微信解决了我们的知情权。举个例子,优步(uber)想做的出租车行业,是让每个网民在网络平台上都成为出租车司机服务的对象,这就是“分享经济”。“毫无疑问,今天的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分享经济时代’。”
什么是“互联网+”呢?“互联网+”就是颠覆传统的产业。传统的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重构。吕廷杰认为,未来,互联网产业将面临六个倾向:一个是网络的价值化,第二是数据资产化,第三是电商垂直化,第四是生态重构化,第五是安全核心化,第六是虚实结合化。
“其实,互联网应用商的逻辑非常简单,就是在网络空间解决传统领域的痛点。所以,当我们广泛的拥抱实体经济的时候,‘互联网+实体’经过广泛深入的结合,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吕廷杰说,在“分享经济时代”,互联网的创新当然很重要,不过你只有在“懂得”的基础上深度拥抱互联网,成功的概率才会变得比较大。
青年人要大胆创新实践
——原国家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
你知道,互联网是怎么产生的吗?中国有一个封电邮是啥时候的事?在昨天的互联网大会上,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给大伙儿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普课。
“其实当今伟大的工具——互联网,是一群人试出来的。”走上演讲台后,吴基传娓娓道来,1969年那会儿,美国几家研究所将几台计算机和通信网连接了起来。到了1973年召开计算机通讯大会时,为了提高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有人就希望将这些计算机连起来,没曾想将全球带入了信息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
“现在,大家在手机上发个邮件已经是小菜一碟,但在1994年能够给美国发一封电子邮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吴基传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1994年,中国接入了互联网的公众服务网络,一个封电子邮件由此诞生了。
随着互联网深入发展,其展现出来的魅力也让众人惊叹。“大家都很关心前段时间的阿法狗围棋事件,这实际上是人们对计算机能不能学着人的大脑进行认知的初步试验,如果能从感知到认知,那么互联网将会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吴基传说。
“大数据分析是从感知到认知,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人和机器之间的交互,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交互,我们的传感器是有限的,包括视频,包括二微码、wifi、4g的无线接入,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种传感的信息。”吴基传说,如果我们探索创新出这些新的东西,就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我们可以站到世界的前列。有志向的青年人要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大胆地创新、大胆地实践。
扬州将形成
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
2016中国扬州届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正值全省加快建设网络强省之际,这必将对促进扬州乃至全省的互联网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扬州的通信和互联网行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让苏少林不禁点赞。苏少林分析说:“当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传统行业渗透融合,催生出积极创新的发展新模式,这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苏少林认为扬州有优势。苏少林分析说:“扬州有着良好的实体经济基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以互联网深度嫁接制造生活服务概念,并且产业优良也是一个先天优势条件。我相信就扬州而言,其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将更加的深入,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将形成。”
苏少林说,这次大会是我省地级市举办的个互联网大会,如此规模、如此规格,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大会层次高,规模大,业界企业、科研机构、院士专家围绕开放、跨界、融合、共享的契机,展开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是一次思想互动、观念碰撞、观点交锋的盛会。
扬州要有软件发展战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
“所谓‘互联网+’,其本质就是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刘韵洁表示,我们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可以看到消费领域对互联网的影响。而产业互联网,则是以产品的销量作为终的目标。产业互联网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要解决企业间的资源整合。这种整合,是通过价值链、信息网络而实现的企业间的无缝合作。
“在产业互联网中,还必须要考虑到网络安全的问题。”刘韵洁举例,德国一个钢铁厂遭遇产业互联网的改造,效果曾经非常好。但黑客通过使用网络钓鱼攻击,渗透到了工厂的业务网络,并且控制了关键系统。国内也遭到了相关攻击,令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因此对于产业互联网要进行立法,在安全方面采取措施。
“互联网+”也好,中国式“互联网2.0”也好,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刘韵洁认为,不少企业家需要探索的是,什么样的网络架构,才可以满足互联网技术层面的需求。“不过有点需要明确,那就是产业互联网不要依靠别人,主要靠企业主体来解决。因为你才是互联网的主体。”
未来的互联网经济是价值经济。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不断上升,2013年到2025年间,互联网在中国gdp增长中贡献可望达到7%到22%。刘韵洁说,“互联网+”时代下,先需要大量的人才,大量的软件。“未来,扬州要编制一个软件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可以用网络定义网络,用软件的思想解决现实问题,这或许也是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一个途径。”
互联网助推
“分享经济”到来
——中国经济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吕廷杰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吕廷杰表示,从互联网的应用、商务和经济角度来看,“互联网+”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
现在的互联网发展到什么阶段?他认为,“互联网1.0”是一个桌面的互联网,“互联网2.0”就是乔布斯所定义的移动娱乐和消费互联网,这确实拉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从2.0开始,互联网将会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工具。”
吕廷杰表示,在“互联网2.0”时代,每个网民都成了内容的生产者,又成了内容的消费者,我们把这个叫自媒体,又叫社交媒体;我们用微博、微信进行信息分享,微博解决了我们的话语权,微信解决了我们的知情权。举个例子,优步(uber)想做的出租车行业,是让每个网民在网络平台上都成为出租车司机服务的对象,这就是“分享经济”。“毫无疑问,今天的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分享经济时代’。”
什么是“互联网+”呢?“互联网+”就是颠覆传统的产业。传统的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重构。吕廷杰认为,未来,互联网产业将面临六个倾向:一个是网络的价值化,第二是数据资产化,第三是电商垂直化,第四是生态重构化,第五是安全核心化,第六是虚实结合化。
“其实,互联网应用商的逻辑非常简单,就是在网络空间解决传统领域的痛点。所以,当我们广泛的拥抱实体经济的时候,‘互联网+实体’经过广泛深入的结合,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吕廷杰说,在“分享经济时代”,互联网的创新当然很重要,不过你只有在“懂得”的基础上深度拥抱互联网,成功的概率才会变得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