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鲜”让渔业融入“互联网+”

   2016-05-24 760
导读

在海上可用手机app随时和家人聊天,而且能在第一时间将海上的捕捞信息发送给卖家。如今,出海捕鱼的渔民也能随时触网了。这一

 在海上可用手机app随时和家人聊天,而且能在一个时间将海上的捕捞信息发送给卖家。如今,出海捕鱼的渔民也能随时“触网”了。这一切得益于一款叫“海上鲜”的手机app软件。该项应用由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叶宁开发,旨在为渔民和采购商搭建起“海上互联网移动平台”,让双方在海上洽谈,从而促成交易。

2013年年底,奉化人叶宁从国外留学归来打算创业,在海边长大的他把目标瞄准在海洋经济上。在和渔民朋友的接触中,叶宁了解到,由于海上未覆盖移动信号,渔民出海时只能通过卫星电话与家人联系。但由于卫星电话费用昂贵,渔民一般舍不得打,手机在海上就成了摆设。刮风下雨的时候,家里人联系不到船上的人,只能干着急。从解决出海捕鱼过程中的“失联”问题出发,“海上鲜”应运而生。

基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海上鲜”搭建了“海上互联网移动平台”,这一平台相当于海上wifi。它通过北斗卫星和北斗智能终端,再结合手机端的应用,达到海、岸交流的目的。通过这个平台,渔民只要在驾驶台上安装一个北斗智能终端装置,将设备接上电源,就可以接收到海上wifi信号。再结合手机端app,就能在任何海域实现实时通讯,而且费用大大低于手机通讯资费。

在完成海上wifi的技术研发后,叶宁和他的团队进一步努力,将这一应用拓展到了海鲜交易领域:渔民可以把即时的捕捞信息发送到“海上鲜”平台,平台的另一端对接的是批量采购海鲜的商家。商家可以随时查阅码头即将到港的产品信息,并直接通过“海上鲜”手机app软件下单;渔民们也可根据收揽的订单进行捕捞。这就大大避免了盲目性采购,同时节约了交付时间,大程度保证海鲜的新鲜度。此外,“海上鲜”还配备了全程追溯的系统。交易完成后,用微信扫一下二维码,买家就可以知道这批货捕于哪个海域、哪个渔场,以及到港时间、路线轨迹等直观的产品信息描述。

另外,通过“海上鲜”交易可以省略鱼贩子倒卖的环节,海鲜个体户、酒店、加工厂、冷库等下游商家可以便宜买到海鲜,而渔民也能提高售卖价格获得更多的利润。

目前,在奉化港、象山港海域已有500多艘渔船安装了“海上鲜”的船载wifi,平台入驻商家600多户。

今年3月,“海上鲜”完成了新一轮数千万元的融资,由北斗星通集团领投。叶宁表示,公司计划在今年内再增加2000艘合作的渔船,并拓展到舟山、台州等周边的海域。未来“海上鲜”终端还将进行功能升级,并建设配套的仓储、物流设施,市场潜力巨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977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