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帮女大学生回津创业

   2016-05-20 1010
导读

  本报讯(记者 张珊珊)蓟县毛家峪村的王贺誉是第一批回到村里创业的女大学生,如今,她已经有了13年的农家院经营经验。与王贺

    本报讯(记者 张珊珊)蓟县毛家峪村的王贺誉是一个批回到村里创业的女大学生,如今,她已经有了13年的农家院经营经验。与王贺誉一样回村创业的女大学生还有今年30岁的刘莎莎。她在孩子一周岁时曾前往北京打工,体会过每个月五六千元工资还要承担高昂房租和饮食开销的艰难。而不放心的是留守在家的孩子和老人。去年,刘莎莎所在的村子开始了提升改造,于是她决定抓住机遇、回村创业。

       “在蓟县政府、蓟县妇联的资金和培训支持下,王贺誉和刘莎莎的小院经营很快迈出实质性步伐。王贺誉家的小院硬件环境可以说3年一小变、5年一大变,前不久又增加一套四合院。刘莎莎半年时间的毛利就近20万元。”市妇联负责人表示。据了解,王贺誉和刘莎莎的农家院被纳入特色旅游资源,成为蓟州电商产业基地400余家特色农家院之一。自此,两个人所经营的农家院都因电商的助力,得到了更多订单。

       为激发女性创业创新热情,市妇联联合市商务委、市农委共同下发《关于开展“天津市农村巾帼电商创业行动”的意见》。“从政策上为女性创业搭建便利平台,帮助她们实现创业梦想,我们高度关注像王贺誉、刘莎莎这样有知识、有视野的返乡创业女大学生。”市妇联负责人表示,本市将实施巾帼电商创业示范工程。为巾帼农民合作社、巾帼示范基地搭建网上购销平台,通过创办或领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互联网+农业”的普及推广,帮扶100名农村致富女带头人借助电商快速发展的平台和动力,开办网店、微店,实现绿色、有机、无公害农副产品、农村制品的线下生产、线上交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930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