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机应用、5000余名打拐民警、1小时内信息实时推送100公里……5月15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开发的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正式上线。作为全国儿童失踪信息发布的官方渠道,该平台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发动群众搜集拐卖犯罪线索,成为“互联网+”时代打击拐卖犯罪的“新式武器”。
打拐找到新模式
5月13日下午,一名两岁的彝族女孩在河北衡水火车站突然失踪。接到报案的警方调取了火车站周边的监控录像,同时,警方在还处于试运营阶段的“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发布了紧急寻人信息。经过32小时紧急追踪,警方一举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被拐女童安全获救。
这样的故事在警方以后的“打拐”行动中可能成为常态。据公安部刑事侦查局介绍,随着“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线,民警在获取儿童失踪信息后,将一个时间通过该系统上报失踪儿童的体貌特征、照片等相关信息,并自动精准推送到儿童失踪地周边的相关人群。同时,通过官方微博等新媒体、高德地图等移动应用对公众发布。
公安部刑侦局副巡视员陈士渠详细介绍了平台的运行过程:当警方收到孩子失踪的报案信息并确认后,一旦信息在平台发布,以儿童丢失地点为圆心的几百公里范围内,每一个安装该APP的手机用户,就能在几秒钟内收到弹窗提醒。而发现周边异常情况的用户,就可以立即和警方联系。
打拐找到新模式
5月13日下午,一名两岁的彝族女孩在河北衡水火车站突然失踪。接到报案的警方调取了火车站周边的监控录像,同时,警方在还处于试运营阶段的“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发布了紧急寻人信息。经过32小时紧急追踪,警方一举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被拐女童安全获救。
这样的故事在警方以后的“打拐”行动中可能成为常态。据公安部刑事侦查局介绍,随着“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线,民警在获取儿童失踪信息后,将一个时间通过该系统上报失踪儿童的体貌特征、照片等相关信息,并自动精准推送到儿童失踪地周边的相关人群。同时,通过官方微博等新媒体、高德地图等移动应用对公众发布。
公安部刑侦局副巡视员陈士渠详细介绍了平台的运行过程:当警方收到孩子失踪的报案信息并确认后,一旦信息在平台发布,以儿童丢失地点为圆心的几百公里范围内,每一个安装该APP的手机用户,就能在几秒钟内收到弹窗提醒。而发现周边异常情况的用户,就可以立即和警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