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互联网+就业”时代

   2016-05-19 630
导读

今年以来,江西省瑞昌市主动适应网络发展新常态,形成就业服务新动能。 借力互联网+,先后创新完善就业网。微信就业平台、就业QQ

      今年以来,江西省瑞昌市主动适应网络发展新常态,形成就业服务新动能。 借力“互联网+”,先后创新完善就业网。微信就业平台、就业QQ交流、职介网络平台、一网五工程等就业服务新模式相继出台,开启了就业工作的新模式。

  人社局对全市乡镇劳动力基本情况进行逐户调查摸底,强化数据采集录入。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发动大学生村官、村民组长等各方面力量,以户籍为单位,进家入户、逐人登记,并实时反馈到镇劳动保障所,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强化数据动态更新。在建成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的基础上,还完成了外出务工人员资源信息库、企业空岗信息库、培训资源信息库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劳动力培训就业转移体系。网络就业体系的生成,让劳动者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就能实现“找服务,找工作,找培训”。今年来,该市先后组织各类招聘活动20多场,为企业输送员工一万多人。

  随着80后、90后成为就业创业的主力军,瑞昌原有的就业招聘模式也紧跟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网络智能招聘受到年轻一代求职者的热捧。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了数据及时的更新,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突出了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可以在瑞昌就业网上直接发布招聘信息,企业在招聘到相关人员之后,只要把新录用员工的基本信息录入系统,系统即可自动更新招聘简章,减少招聘名额或者取消该招聘信息。这样就实现了数据更新的及时性,保证了招聘信息的准确性。

  考虑到实际情况,以传统的广告栏、电子屏等形式发布招聘信息还是有必要的。为了避免企业在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后再用电子邮件发送到就业局的繁琐流程,网站的后台实现了打印招聘信息的功能,可以把企业登记在网站上的招聘信息直接打印或电子存档,以便将信息张贴于广告栏和发布于招工电子屏。

  在发挥网络服务优势的基础上,各劳动保障平台强化台账管理。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农村劳动力异动情况、农村劳动力就业监测动态变化、农村劳动力创业情况、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失业登记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等7个信息库,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8681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