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来看看未来宝安教育长啥样

   2016-05-19 760
导读

数学习题的错误率如何?哪些题目学生易错?对于老师来说,看看后台数据就一目了然,这也让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是昨日举行的2016

       数学习题的错误率如何?哪些题目学生易错?对于老师来说,看看后台数据就一目了然,这也让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是昨日举行的2016年宝安区教育信息化校长论坛上的一幕。

“教育信息化”,近年来,这是一个热门话题。而在推进教育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上,未来3年,宝安区将围绕这“四化”,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让宝安的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

“互联网+教育”促进“智慧宝安”发展

据悉,这是今年次校长论坛,来自宝安区教育局各科室和各街道教育办、教研中心负责人,全区公民办学校(幼儿园)校(园)长以及语文、数学、英语、信息科组长等参与其中,并围绕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一主题,与华南师范大学专家进行思想碰撞,分享智慧。

“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宝安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认为,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经确立,未来深圳智慧城市和智慧宝安的建设为推进宝安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此外,互联网+技术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此背景下,公民办教育质量存在鸿沟、学校教育变革与创新动能不足、学生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等瓶颈,亟需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来破解。

如何有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该负责人表示,全体校园长要提高认识,区教育局也将加强层设计,努力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并建立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评估激励有效机制。

当前,宝安大力推行“智慧宝安”建设,其将通过大数据应用将信息化、智能化贯穿到宝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此背景下,宝安区也规划编制了《宝安区智慧教育总体规划(2015-2017)》,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区域教育的创新和变革。该计划将采取大数据、“互联网+教育”等技术手段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加速宝安教育现代化发展。将来,宝安区试点学校的学生都将累积成长“大数据”,为分析学生学习成长和教学科研提供一个完整的样本。

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1999-2003年,宝安便建成教育城域网络系统,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之路上,宝安已经探索了17年,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也形成了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特色。

据悉,目前宝安在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方面的实践方面作了一些探究,如“在线英语写作”、双板教学、翻转课堂、课堂数据观测、未来教室、校园开放式学生综合分享系统、在线即时教研等应用为学校教育带来更多的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变革。

此外,宝安建成并投入运行“宝安区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云服务平台”,全方位服务于宝安大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前,云平台已初步实现了“校校为虚拟化数字校园,人人有个性化服务桌面”的基本建设目标,已免费开放给全区所有公、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使用,服务对象可达40多万人,有效促进了宝安教育的公平和优质发展。

在软件平台建设上,宝安形成了“教育电子政务应用体系”、“虚拟数字校园应用体系”以及“网络社区教育应用体系”三大应用体系,共11个应用软件系统,全方位覆盖宝安区大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范围。

总体来说,目前,教育信息化应用已在宝安区有较大的发展。课堂上教育技术应用较为普遍,信息化手段逐步成为教师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支撑。

宝安未来建设教育基础数据库

“互联网+教育”怎么建?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家长一定很关心。

据悉,根据《宝安区智慧教育总体规划(2015-2017)》,到2017年,宝安将基本建成与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机制健全、基础领先、服务优质、特色鲜明”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基层设施建设方面,未来宝安将建设与完善教育城域网核心及出口带宽升级、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泛在学习网络环境、平安校园、移动式学习与应用等系统,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全区学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缩小公民办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

在课程设置上,宝安将整合现有机器人教育、信息学奥赛和动漫教育三项特色品牌,推进区域特色STEM教育的实践教学和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并根据城市的特色资源,挖掘更多的信息化特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育信息化,也打破了教育资源之间的壁垒。未来,宝安将实现教育资源高度共享。

据悉,基于云计算技术,未来宝安将建设教育基础数据库,包括学生库、教师库、学校物产库等,实现全区教育数据统一标准、各项教育服务系统数据互通和共享以及与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用。与此同时,宝安也将优化“宝安教育云服务平台”,完成与深圳教育云的互联、省部级教育资源云互联等各类云间互联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师生及公众提供各类教育资源、终身学习和教育公共服务的有效应用,构建随时随地、人人可用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和学习环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842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