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儿童失踪后,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组织各方力量查找,若查找不到,又没有有价值的线索,这时公安机关会印发悬赏通告,通告一般是纸质,数量在几千份或上万份不等,但是这种办法实际效率不高。”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陈士渠对记者说。
陈士渠介绍,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实际上是在被拐事件发生后的黄金时间段之内,在公安机关侦查没有发现有价值线索的情况下,发动群众搜集线索的平台。该平台所发布的信息都是经过公安机关核查的,信息发布之后,将会通过新浪微博、高德地图等渠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送,此时,在此范围内的群众就可以收到弹窗提示,留意该信息。
记者注意到,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打拐”的高效率已有案例可以证明。
这一平台开通两天后,5月13日下午4点,一名两岁的四川籍女童在河北衡水火车站附近走失,带走女童的是一名方脸、平头的男子。当晚,该平台就发了女孩失踪的详情。距离女童被拐不到32小时,15日凌晨零点,嫌疑人马某在河南郑州龙湖镇落网,女孩获救。
谈及这一案件,陈士渠介绍,案发后被拐女童的家人一个时间就报警,公安机关在采取侦查手段进行侦查的同时,也在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平台发布了相关信息。“信息发布后,就有群众在平台上看到了相关信息,给专案组打来电话说看到过这个孩子。随后,公安机关结合其他线索,并结合相关侦查手段,很快就解救了这个孩子。”陈士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