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诸多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既有供给问题,又有需求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国内有效供给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一些低端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使得相关企业恶性竞争,经营效益难有起色;一些城市房地产野蛮生长,积压大量库存,给地区金融乃至经济安全带来威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目前经济运行来看,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严重。需求管理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调整、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等方面迫切要求,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高层次的需求,并通过发展生产创造出新的更多的需求,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当下,各地区各部门认识不断提高、主动开展工作,相继出台方案,成效逐步显现,但也存在行动迟缓、不够精准等问题。我们要深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基本要求,积极行动起来,以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为根本目的,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着力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优配置,通过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创造新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