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体到虚拟,从经济角度来看,重点不是技术变革,而是技术变革激发了消费者对于商品选择的自主权。在前互联网时代,囿于时空的限制,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商品有限,消费者只能“求同存异”。而如今,在互联网巨大的集纳功能促进下,个体需求的“不同”被放大,人们开始躲避雷同的、过剩的商品。
“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一个渠道,而是细分了市场,这需要经营者从源头上改变生产,让商品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如果只是将“大路货”商品搬到互联网上,就难免会造成“过剩”而被淘汰。
海南农业电商,初兴之时,以“树上熟”为招牌,虽然价格颇高但仍然吸引了大批消费者;而如今,农业电商呈几何级数增加,出现部分电商经营者为了节约成本,直接从批发市场拿货,后果就是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的意愿,让经营者越发艰难。原因在于,部分电商没能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