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嘉兴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这无疑又为嘉兴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提供了一针强心剂。
双方的这次合作,再次将公众的视线聚焦到了我市建设互联网经济强市的目标上,这次签约将会给嘉兴带来什么?目前,我市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核心产业、应用等方面,有多少“底子”?未来将如何发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中国互联网协会
和我市“联姻”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嘉兴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约仪式近日在嘉兴举行。签约完成后,双方将借势借力,共同推进嘉兴建设互联网经济强市。
市经信委副主任倪英告诉记者,中国互联网协会有行业人才集聚、项目资源丰富等优势,我市接下来将和该协会在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据介绍,中国互联网协会是由国内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科研、教育机构等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性的全行业社会组织,其上级主管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嘉兴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双方的合作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先是共同打造高端合作交流平台,根据协议内容,自今年开始,双方每年将在嘉兴举办产业互联网领域高峰论坛或创业创新大赛等,借助我市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优势,营造浓厚的产业发展氛围,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此外,双方还将根据嘉兴的实际情况,详细制定产业转型升级计划,针对各行业领域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互联网”和“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方案等。
其次就是合作推动“新动能·融创新”项目,共建互联网经济创新示范区。据了解,该合作项目包括双方共同建立中国产业互联网促进中心(嘉兴),为“新动能·融创新”——“互联网+”创新实践平台落地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此外,双方还将探索建立“+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制造业垂直云平台和“工业云”,共同挖掘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案例等。
同时,双方还将在战略决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两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我们现已合作的一个项目,是要打造一个家居家装行业垂直平台,未来为嘉兴甚至全国的家居家装行业做出示范样板,带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倪英说。
基础设施:保持全国先进行列
嘉兴建设互联网经济强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嘉兴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全国一流。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布的《乌镇倡议》,也把加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位。
中国互联网协会和我市的合作,给互联网产业带来强劲助推力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推动嘉兴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嘉兴电信网络运营部经理胡关林告诉记者,嘉兴的光网城市建设已经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到去年底,嘉兴全市域已经实现全光纤覆盖,“在嘉兴全市范围内,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电信用户,都能用上高速的光纤网络。”胡关林说。同时,在无线4G网络的覆盖上,嘉兴电信也已实现了全市域的覆盖。
去年,我市已与电信、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签订了《加快“十三五”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共投入105亿元,推进嘉兴市通信网络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嘉兴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上,除了有传统的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之外,还有嘉兴华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塔嘉兴市分公司,分别负责基于云平台技术架构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和铁塔的建设。
中国铁塔嘉兴市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底开始,公司全面承担起嘉兴地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大任,并且将在铁塔资源共享、充电桩建设、小微站建设等更多的领域合作共赢,也为三大运营商节省了大量投资,保证网络覆盖,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仅2015年,公司就接收了三家电信运营企业存量铁塔4515个。公司坚持“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建”的原则,优先改造利用存量资源,避免重复投资,有效地保护了环境,2015年共享率达到74.26%。
接下来,中国铁塔嘉兴市分公司将编制全市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专项布点规划,并作滚动管理;逐步开放公共和市政设施,推进具备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所属公共设施等。
据悉,我市接下来出台的相关文件,也将明确在宽带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点抓好“WiFi联盟项目”、“光网深度覆盖工程”、“Pre-5G试点项目”等27个项目的推进,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继续保持全国先进行列,并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靠近。
产业发展:高起点持续推进
倪英告诉记者,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嘉兴市的这次合作,重点的还是产业发展。而我市要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核心就是强产业。
今年,浙江省次发布信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据《2015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嘉兴以98.96分的综合得分排名全省第三,次于杭州市和宁波市,在第二梯队中处于领先位置。该报告从基础设施、核心产业、应用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而在核心产业的单项考核上,嘉兴成绩突出,仅次于杭州,排名全省第二,这也说明了我市信息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错。目前,我市的智能终端、电子装备、光伏等相关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出现了晶科能源和闻泰通讯这样的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
这份报告也说明我市的信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同时,我市还在强化平台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作为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嘉兴的各类园区平台、创新平台和创业平台经多年经营,也逐渐发展壮大。2015年,嘉兴科技城成功扩容,规划面积由3.65平方公里扩大到29.5平方公里。
据了解,作为嘉兴科技城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总量已经从2006年的2000万元增至2015年的113亿元,占园区总产值比例超过90%。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嘉兴科技城正在深度布局互联网产业——规划互联网创新区、互联网创业孵化区、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区、互联网国际合作区等功能区块,全面建设“创新活跃、动力强劲、规模集聚、功能完整、产城融合、国际一流”的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地。
今后,我市还将高规格推进平台建设,以乌镇为核心、以嘉兴科技城为主平台,建设辐射嘉兴市域范围内若干个特色功能区的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此外,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我市已明确具体路径,就是要高起点推进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物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大数据等领域不断升级。
应用普及:要向全社会推广
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核心产业日渐壮大的同时,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成为建设互联网经济强市不得不解决的一大问题。
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关键是强应用,既要鼓励企业深度应用,政府率先示范应用,又要推动社会广泛应用。
在企业应用方面,我市目前有一批企业在“两化”融合上迈出了一个步。位于秀洲区现代物流园内的川山甲物资供应链有限公司,以工业品供应链(备品备件)管理综合服务为战略定位,为大型企业和产业区企业提供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目前合作的客户有海尔、海信等,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五芳斋集团2009年起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已连续多年占据粽子行业销售头把交椅,未来,五芳斋将尝试和应用O2O商业模式,并通过提高传统食品的自动化生产水平,使企业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转变。
海宁中国皮革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7年,是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2年8月开始经营海宁皮革城电子商务创业园(即“网商大厦”);2013年9月又自主开发运营垂直类、专业型的皮革电商交易平台——海皮城;2014年推出“海宁皮城”手机APP,全面推行实体市场商务电子化。
在政府和社会应用方面,我市提出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目标,《嘉兴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2016年-2018年行动计划》已获专家评审通过,将于近日出台。而在“十二五”期间,嘉兴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交通和智慧电网两个项目被列为浙江省批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
据了解,目前我市智慧电力建设初见成效,面向电力客户,开通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成多个互动化营业厅,提供24小时互动服务。全面应用智能电表,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已在高速公路和城区建设了多座充换电站。
同时,在市民非常关注的智慧交通项目上,我市建成了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实现了各路交通状况的实时查看、交通运行指数检测等功能,建成了市区道路停车诱导系统,对道路智能信号灯、电子警察系统不断升级改造等。
即将出台的《嘉兴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2016年-2018年行动计划》,将会在智慧社保、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项目的建设上有更进一步的规划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