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宽带中国”共赢“互联网+”

   2016-05-17 610
导读

领跑宽带中国共赢互联网+从中国电信与甘肃省三轮合作协议看信息化建设推进天翼4G手机上市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中国电信工作

 领跑“宽带中国”共赢“互联网+”

——从中国电信与甘肃省三轮合作协议看信息化建设推进

天翼4G手机上市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中国电信工作人员耐心为客户介绍业务。

天翼4GWiFi覆盖重要公交线路。

  2009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甘肃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落实了光网城市等十大类32项信息化项目建设;

  2013年,中国电信再次与省政府签订建设“智慧甘肃”的协议,主要落实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六大领域的信息化项目;

  2016年5月9日,中国电信与甘肃省政府签署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在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应用拓展两个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共同实施“全光网甘肃”等十大项目建设。

  三轮合作协议,凸显了中国电信与地方政府的紧密协作关系,构建了信息化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基石。当前,互联网正在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转型和生活方式的更替。在国家提出“互联网+”战略之后,中国电信甘肃公司顺应时代要求,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将“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单元全面对接,展开了新一轮的企地合作和战略双赢。

  企地合作铸就智慧应用大网

  2009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甘肃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签订以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完成或实施十大类32项信息化项目建设,重点涉及光网城市建设、农村基础通信网络建设、3G移动网络建设以及政务、企业、教育、旅游、医疗、农业等领域的信息化,建成了1000个信息化乡镇、10000个信息化村,完成了无线宽带、平安城市视频监控、数字校园、数字企业和数字医疗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2013年,中国电信再次与省政府签订建设“智慧甘肃”的协议,主要落实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六大领域的信息化项目。两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持续推进“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建设和4G网络建设,实施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企业、智慧农业等一系列信息化项目,基本完成了合作协议的主要建设内容。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全面实施“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按照国家“宽带中国”战略指引,全面实施光纤到户(FTTH),全省城市(县城以上)住宅FTTH覆盖达到近70%,城市区域全面具备50M以上宽带能力,70%以上城市区域具备100M以上宽带能力,实现80%城市区域商业楼宇光纤覆盖。4G建设网络方面,建成近万个室外站及数千个室内分系统,实现全省发达乡镇以上区域室外全覆盖及城市热点楼宇的室内覆盖。同时,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还扩建现有IDC运营能力,实现腾讯、阿里巴巴、搜狐、乐视、优酷等国内知名门户、视频、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军企业入驻。

  在政务信息化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甘肃公司配合省政府相关部门,建成甘肃省省级政务云平台,已成为支撑“一带一路”和“互联网+”落地的先进信息化核心基础设施。目前,平台已承载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甘肃省政务服务网、省综治办“综治E通”系统、兰州市电子政务“四大基础数据库”(即地理信息库、法人库、人口库、经济库)、三维数字社会城市管理系统、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兰州市民卡、甘肃省检察院“两法”系统等60多个政务应用系统,并承载全省十多家委办厅局的政务信息化云资源租赁和应用部署。

  在民生信息化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甘肃公司推进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教育建设。其中,“爱城市”应用注册用户接近100万;打造全省医疗云平台,带动全省卫生信息专网建设,2400多家乡镇(街道)及以上医疗机构、1万多家村卫生室已接入医疗云平台;推动全省智慧旅游建设,兰州、敦煌、嘉峪关等旅游城市旅游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WIFI热点和光纤宽带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大中专院校,数字校园覆盖全省5000所中小学。

  在智慧企业建设方面,搭建“数字企业”云服务平台,推进“千家数字企业”建设,已建成5500家数字企业。

  在智慧农业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甘肃公司持续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实现59%的行政村通光缆,70%的行政村通宽带,通宽带行政村普遍具备4M(有线、无线)以上带宽接入能力。联合农业主管部门,推进农技推广云平台(农技宝)应用,继续优化“12316三农服务热线”,落实惠农信息化项目,搭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技宝用户达到近7000户。

  在兰州新区信息化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建设了兰州新区通信枢纽楼、IDC云数据中心机房,解决兰州新区信息化需求,打造甘肃省承接“一带一路”“互联网+”的信息化战略桥头堡,新区通信枢纽将于2016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同时,还完成兰州新区4G网络建设,建设4G基站数百个,实现新区城区及周边的无缝隙覆盖,并实施兰州新区无线覆盖工程,使WIFI信号覆盖新区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同时,还建设了兰州新区平安城市项目,建设482个监控点位,基本覆盖兰州新区主要区域。

  近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还与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目前已覆盖甘肃13个市州,84个县,1万多个村的101万户、417万人以及近10万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实现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以及脱贫成效量化评估、绩效量化考核,建立了“互联网+扶贫”工作闭环机制。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赴定西考察精准扶贫工作时,对甘肃省用大数据手段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肯定;甘肃在国务院扶贫办召开的全国扶贫会议上进行平台演示,更是得到高度肯定。此外,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的二级子公司甘肃万维公司入选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一个批骨干企业,成为“互联网+”引领发展的平台。为了接应落实我省新兴产业“双创”三年行动计划,甘肃万维众智创客空间成为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双创”项目。目前,由甘肃万维公司建设的“甘肃省三张清单一张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甘肃省政府还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举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培训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国办决定将其作为重点模式在全国推广。

  转型创新锻造信息服务标杆

  在中国电信与甘肃省战略合作的大框架下,近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理念,致力于服务、网络、信息化建设,在全面提升企业运营能力的同时,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优质的网络和优质的服务,以信息力量有效推动了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进程。特别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坚持“拓规模、带队伍、转机制、强渠道、抓服务、夯基础、增收入、提价值”24字工作方针不动摇,以机制创新推动规模发展,以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业务收入市场份额提升了3个百分点;移动用户增长了两倍多;宽带用户超过200万户;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宽带、固话保持同业一个;投申诉率持续下降,10000号话务量同比下降32%,工信部申诉率同比下降35%。

  服务始终是电信企业的灵魂。近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坚持以用户满意度为主线,抓末梢、抓支撑、抓流程,解决服务工作中突出的问题。为了使电信业务真正走进用户心中,甘肃公司一方面积极开展服务提升攻坚行动、整治虚假回单行动、“神秘客户”暗访、客户贯穿体验、网络实地测试、客户电话回访、电话拨测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提升用户综合感知;另一方面,打破“属地化运营模式”,压缩层级,以集约化打造高效服务运营体系,全面实现了“异常工单集中管控、装移机集中派单管控、投诉障碍集中处理、投诉接待集中处理”四个集中,形成了横跨前后端、纵向一体化、全程全网的服务管控体系,督促、检查、指导、考核和落实的运营链条,提高了省公司的派单准确率,减少了市州层面投诉处理环节,加快了投诉处理速度,有效提升了客户问题的解决效率。

  网络是电信业务的骨架。近年来,甘肃公司积极贯彻国家“宽带中国”战略,按照集团的整体部署,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克服重重困难,大规模推进光网改造,在全省各地积极推动“光纤到小区”“光纤到楼”“光纤到户”,持续扩大城镇地区光纤覆盖范围,并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宽带网络,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目前,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已解决了全省99%的行政村通电话,全省农村乡镇光缆通达率达到100%,全省电信光纤宽带互联网100%覆盖县以上城市,99.8%覆盖乡镇,80%覆盖行政村,建成全省一个覆盖到乡镇的光纤宽带网络。

  运营是电信企业的血液。近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还积极调整运营架构,推进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管控一体化发展,坚持集约化运营。为进一步贴近基层,激发内生动力,甘肃公司将省公司架构由管理型转向“管理+操作型”,以“管、干”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省公司前、后端各操作单位(中心)的纵向一体化作用。在对省公司层面“动刀”的同时,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还积极探索市州分公司的发展模式,围绕政企渠道、农村支局、城市网格、服务管控、渠道管理、创新业务、网络维护、无线网优化、干线维护等前后端各领域,深入研究,摸索着市县一体化运营的转型方法。经过不懈努力,市州分公司在集约化运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实现了组织扁平化、工作标准化、运营流程化、考核统一化、支撑共享化、资源集约化,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组织的灵活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751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