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印刷 开创传统印刷行业新篇章

   2016-05-17 610
导读

东汉元兴元年,蔡伦利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成功制造出现代纸的原型。如今,互联网时代,

 东汉元兴元年,蔡伦利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成功制造出现代纸的原型。如今,互联网时代,印刷行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以来,“互联网+”浪潮席卷全国,各行各业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安上“互联网”翅膀,助力腾飞,印刷行业也不例外。

书报杂志等出版物本一直是印刷行业的大客户,但在互联网时代下,这样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显得过时,印刷业也因此遭遇挑战。而印刷业必需的机器、人手及场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被压缩。

在产能过剩、印刷器材闲置、工艺管理落后的行业窘境中,充分调用行业资源,整合供求关系,做好品控,是印企杀出重围的佳路径。无论是客户还是印企,通过互联网都能够有效地管理资源流、订单流、资金流和物流,通过对资源、业务、生产能力的整合实现跨地域调配,这已不仅仅是简单地触网,而是把整个产业链的资源重新整合利用,打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印刷业之所以应该主动拥抱互联网,是因为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印刷术在互联网出现后,从市场定位到消费者习惯,从整合社会资源、供应链上下游彼此间的合作到延伸产业链、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从内部管理到与客户沟通,都在发生着不管我们是否愿意看到的各种变化——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变则通,不变则壅。

同时,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着整个社会都在发生着急剧的改变,大到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意识,小到印刷企业的业务承接、生产组织、客户提出的要求,台湾健豪这几年的成功就是源于他们较早地意识到并且顺应了这一变化。

如何真正实现“互联网+”,是传统印刷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往成功的传统印刷企业多是重资产型企业,生产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当外部竞争环境相对残酷时,印厂必然要从生产型企业过渡到服务型企业,再彻底转变为营销型企业。

无论进行怎样的探索,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传统印刷企业对接互联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因为需求是企业组织开发的一个源泉。如果只是从众,那么十分有可能因为对市场和时机的把握欠火候、对自己的能力与特长把握欠准确,终导致满盘皆输。好在这几年不光有印刷人尝试着去做“+互联网”的工作,也有网络媒体向经营方向延伸,积极开拓市场以求实现盈利的目的。

传统印企的愿景,是通过“互联网化”来实现印刷行业的网络平台化和大数据整合,从重资产印刷企业“变身”大数据供应商,以互联网思维构建印刷全外包服务技术平台。毫无疑问,在中国“印刷+互联网”的前景大有可为,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传统印企走上互联网的快车道,迈进“云印刷”时代。印刷的“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749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