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西门子工厂 抓住了工业4.0的核心

   2016-05-17 1740
导读

任何数字服务都必须倚赖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平台的搭建是企业走向工业4.0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企业寻求突破的当务之急

 任何数字服务都必须倚赖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平台的搭建是企业走向“工业4.0”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企业寻求突破的当务之急。

  三年前,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次提出的“工业4.0”战略,不仅迅速成为该国的一张新标签,而且在世界各地激发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热情。美国不甘人后,以通用电气(GE)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在全球推广“工业互联网”。前,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的中国,亦从层设计层面推出“中国制造2025”。一场针对工业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战争”开始打响。

  “工业4.0”被解读为继蒸汽技术、电力技术、信息技术革命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描绘的是这样一幅“蓝图”:在未来工厂中,人类、工件和生产设备将彼此通信,生产线将实现全面网络化并自主控制生产过程,不仅显着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减少资源使用,使经济效益大化,更核心的是从大规模批量生产,转向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比照上述标准,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认为,全球在“工业4.0”领域具代表性的企业是西门子(SIEMENS)和GE。左世全是工信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参与者之一,而该项目正是《中国制造2025》的前身。

  不过,“尽管GE从物联网角度切入,主攻智能服务,符合广义的‘智能制造’概念,但西门子更偏重工厂生产方式的变革,抓住了‘工业4.0’的核心。”5月3 日,左世全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在控制系统和工厂生产解决方案上更占优势的西门子,更接近“工业4.0”的要求。

  作为“德国制造”的代名词,西门子得益于德国政府的主推,在智能制造领域先试先行。这家拥有近170年历史的工业企业,正在进行“由硬到软”的转变。

  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电气工程技术,西门子已将信息技术作为业务主驱动。其瞄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集成了目前全球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及生产过程软件套件和各类硬件。如西门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工业设计软件(Comos)、全集成自动化工程软件(TIA)、过程控制系统 SIMATICPCS7和仿真软件Simit等等。

  尽管西门子曾表示,其将在2030年才能真正步入“工业4.0”,但对于仍在摸索初期的中国企业,依然值得借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676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