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产品大数据,谈什么智能制造

   2016-05-03 910
导读

2015年以来,大家都极其关心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重点讲互联网+。+什么?显然是指传统的各行各业。互

 2015年以来,大家都极其关心“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重点讲“互联网+”。“+”什么?显然是指传统的各行各业。“互联网+”制造业就是“中国制造2025 ,那就是寻找全新的业务模式、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

  “中国制造2025”不是因为德国提出我们才提的,2012年十八大就已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2013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主持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会议,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因此,“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对于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必然思考。“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殊途同归,然而侧重点各有不同。“中国制造2025”简单描述就是“创新引领、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两化融合为主线,智能制造为突破口”。

  互联网+垃圾产品=0

  数字化世界的逻辑就是0和1,大量的数字积累就是数据,构成了数据经济的基础。对企业而言,“互联网+垃圾产品”等于0,只有“互联网+优秀产品”才能等于1。因此,尽管我们与互联网进行了嫁接,但核心要素仍然是产品,而不是互联网。

  工业4.0的概念源于德国,中德各界都进行了广泛的解读。但在工业4.0的体系中,很少提到“质量”二字。为什么?德国人的答复非常轻描淡写,“我们的质量问题,六十年代就全解决了”。这是一个预料之中的答案。

  但是,“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有所不同,一定要把质量放在核心问题上。原因很简单,中国没有经过完整工业化的社会过渡,工业文明缺失,工业化没有完成就进入信息化社会。中国的两化融合,必然要解决工业社会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制造2025有四个关键:制造业是关键环节,是国家经济重要支柱;制造业是主战场;制造企业是主力军;智能制造是竞争的制高点。

  产能真的过剩了吗

  产能过剩是当前压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担。然而,制造业真的产能过剩吗?NO!产能过剩是低端产业才会出现的问题,高端产业永远是供不应求。这就是制造业时代的变化。

  中国的产能过剩,准确地反应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过去15年,中国的中产阶级增加了7倍,中产阶级解决了基本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问题,下一步必然要向提高生活品质迈进。然而,中国的制造业没有准备好。因此,不是没有需求,也不是经济疲软,而是因为咱们中国制造企业造不出来能满足中产阶级需要的好产品。这就是近几年中国人在香港、日本、欧洲、美洲热买扫货的原因。如果中国企业都能生产出类似华为的产品,企业还会关门吗?所以说,企业转型既要满足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需求,也要满足国家对高精尖产品的需求,这是产品的核心,即要有品牌,更要有品质,这样在全球都可以卖出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600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