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总您好,我们知道大唐网络近大动作不断,先是今年一月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融资4.4亿元;三月又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同打造并启动了全国届移动电子竞技大赛;近又入选了国家发改委“互联网+”重点工程。您能否介绍一下,大唐网络这些大动作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杨勇:你好。就像你刚刚讲的,今年的一月到现在三个多月的时间,业内感受到了大唐网络的变化,出现了很多重要的动作和声音。而且重要的是大唐网络这四个字作为公司的品牌和商号,出现的时间也是三个多月。这里面确实蕴含有一些逻辑。
现在中国互联网行业里的巨头,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现在的外资控股情况非常普遍,而现在涉及到国家民生类大数据的运营,比如教育、体育、医疗、健康甚至停车领域的数据,一旦出现信息的外泄事故,有可能通过这些大数据对中国未来的人口战略、国家战略有很多的预判和模拟。所以中国的“互联网+”战略需要有国资背景同时又具备互联网企业市场活力的一批企业,满足国家对信息安全的技术、模式的要求。
大唐网络经过混改后,作为一家专业的互联网公司,刚好符合了这几个要素的要求,所以承担了目前国内几个大型的 “互联网+”民生类的项目合作。比如说我们去年推出的教育、航空延误险、今年推出的电竞项目,后边我们还有停车项目,其实都是民生类的项目,都涉及到信息安全,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逻辑。
第二个逻辑是,目前整个产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成功率相对比较低,我们提倡创新可能更多地需要包容错误,或者说包容失败。包容失败不能只有口号有精神,还必须得有方法。有方法的同时还要有容错的能力。所以大唐网络通过目前的云平台模式,容错了很多移动互联网早期的试错过程。这也是我们在全国开展孵化基地建设的核心原因。
当然这里重要的还是机制的变化,我们近期动作频频正是因为混合所有制的改制,从一个央企全资控股的公司变为股权多样化的公司,激励、决策更符合市场化的逻辑。因此公司整体的效率,包括员工的激情、创新力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我个人认为它是产生这些现象的一个核心逻辑。
记者:您曾经提到过,如果把上市作为衡量创业成功的标准,全世界移动互联网创业成功率平均只有六万分之一。作为央企,在竞争激烈巨头扎堆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如何扬长避短,实现突围?
杨勇:现在互联网真的是一个竞争非常非常激烈的行业,目前大的互联网公司对市场的垄断,其实创新力已经被扼杀了。很多小的公司可能发展的不错,而大公司可能马上山寨、模仿,那小公司可能就没有了,这样不利于中国互联网整体的创新。同时,B2C、消费类的业务,可能也不是央企背景的企业能做的事情。因为体制限制导致我们不可能像有些互联网企业那样,动用大量资金补贴,快速拉动用户的增长。第二个原因是股权激励的机制非常困难,许多创业公司可以许诺配备多少股票直接兑现,但是国资背景是没有可能操作的。这样的话就决定了我们需要认清形势,消费类互联网一定不是我们国企背景能去做的事情,也做不好。
我们能做的就是发挥背景优势以及对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所以我们在大唐网络内部把它叫做民生互联网,专注于解决民生类的痛点。现在教育很痛、医疗健康也很痛,原因是资源和信息的不匹配。所有这些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调配存在很大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模式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满足了国家在“互联网+”方向转型的一些战略诉求,既满足了社会责任,同时又承担了企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