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互联网+农业”

   2016-04-27 740
导读

民进宁波市委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战略。宁波市十二五期间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民进宁波市委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次提出“互联网+”战略。宁波市“十二五”期间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互联网+农业”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面临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目前问题突出表现在:层设计缺乏、管理层认识不到位导致“互联网+农业”分散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成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短板,农民互联网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使得“互联网+农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等。
       为此,建议:政府应坚持“政府引导、需求拉动、突出重点、统筹协同”的原则,理性认识“互联网+”对于促进宁波市现代农业建设的作用。结合宁波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及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实际,制订统一的“互联网+农业”规划、行业标准与规范,明确发展目标,加大对“互联网+农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整合现有的农业信息资源,建立面向农业生产、经营、监管等各个环节的宁波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决策,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和管理效率。
       深入农村实际,完善“互联网+农业”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要推进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现有村邮站、村级便民服务网点等资源,加强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建立完善农村信息化业务平台,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民特征的低成本易操作智能终端和应用软件。要推动农村生鲜快递平台建设,打破农户产品特别是易烂的生鲜产品原有垄断局面,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还应关注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尽量让农业互联网零距离贴近一线农业生产土地。
       加强宣传培训,强化示范引领,破解“互联网+农业”实施障碍,带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要培养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互联网+农业”真正落地实施。落实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工作,打造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网络教育培训环境。要推动智慧农民云平台建设,积极研发智能终端上的在线和互动课堂,真正使农业和农民受惠于“互联网+”革新浪潮。
       将“互联网+农业”概念有形化,由简入难,建立一批示范样板工程。如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业先导区、现代农业园区等重点农业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应用物联网的示范工程;建立病虫害远程诊断、专家在线咨询等云服务项目;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题,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智慧监管”工程等,以示范带动全产业链的整体推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5300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