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产业需要 “推陈出新”

   2015-12-18 1520
导读

 2014,我国第一家钛厂(1958年兴建)--抚顺钛厂停产了,很多人在惋惜。笔者反以为这是一件好事。抚顺钛厂的倒下其实是一面镜子,

  2014,我国一个家钛厂(1958年兴建)--抚顺钛厂停产了,很多人在惋惜。笔者反以为这是一件好事。抚顺钛厂的倒下其实是一面镜子,让更多的钛企面对镜子穿衣戴帽,看看自己在倒下与站起之间有什么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倒下的是抚钛的昨天,站起的则是中国钛产业健康的明天。

  存在即是合理,倒下为了站起。如今的中国钛产业,不来个“推陈出新”式的洗牌,谁也别想活好。11月钛市场掀起的降价风暴,大家以为海绵钛43000、44000的价格要逼停一些企业,没想到的是镁锭、四氯化钛等原材料降价又给一些海绵钛企业留下一丝喘息的空间。尽管喘息得特别难受,但似乎又找到了“活不好又死不了”而支撑下去的理由。这表面看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现象,实则是遵循市场规律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生存法则。

  抚钛倒下了,但也轻松了,该转型趁早转型。抚钛倒下走在前面,带了个好头,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一定也还会有相关钛企步入抚钛的“后尘”。只有再步入几家“后尘”,起到优胜劣汰的效果,才能让钛产能相对合理,才不会浪费宝贵、珍贵、可贵的钛资源,才不会让宝贵的钛资源成为廉价商品。

  产能过剩让钛成为廉价商品,钛资源本身也在哭泣,钛资源很想拷问钛人们:为什么浪费我的资源?因此,钛产业需要来次“推陈出新”式的洗牌。

  在退出中为明智的应是宁夏东方钽业,原本他们准备上5000吨海绵钛项目。后来,在得知新上海绵钛项目较多后,东方钽业果断选择了退出,于是,避免了这次产能过剩的踩踏事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430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