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一)

   2024-10-29 2280
导读

吉林省吉林市是我国最典型的老工业城市之一。1953年,国家将当时的吉林省省会吉林市列为重点建设的第二类城市,因此奠定共和国工业基础的“156”项重点工程就有7项落户在吉林市。其中化工3项、电力2项、冶金2项,分别是中国石油吉林染料厂、吉林化肥厂(吉林氮肥厂)和吉林电石厂,国电吉林热电厂和丰满发电厂,中钢集团旗

吉林省吉林市是我国最典型的老工业城市之一。


1953年,国家将当时的吉林省省会吉林市列为重点建设的第二类城市,因此奠定共和国工业基础的“156”项重点工程就有7项落户在吉林市。


其中化工3项、电力2项、冶金2项,分别是中国石油吉林染料厂、吉林化肥厂(吉林氮肥厂)和吉林电石厂,国电吉林热电厂和丰满发电厂,中钢集团旗下的吉林铁合金厂和吉林炭素厂(吉林电极厂)。这7项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推进了吉林市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吉林市在全国的地位。


在1954年和1956年乃至1980年代的总体规划图中,可以看出位于城区北部的6项156工程在城市布局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


目前,这6个项目仍然矗立在市区,其中位于江北工业区的3个项目属于吉化集团、1个属于国电龙华,位于哈达湾工业区的2个项目均属于同一集团。

 

图片

图1 1954版总体规划中的“156”项目位置


图片

图2 1956版总体规划图中的“156”项目位置

 

图片

图3 1980年代总体规划图中“156”项目位置

资料来源:东北城市规划史

 

图片

图4 市区中6个“156”项目的位置示意


、吉林市哈达湾老工业区概况


哈达湾工业区是“一五”期间建设的老工业区,该区域毗邻松花江,设有哈达湾火车站,交通方便。依托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炭素厂2个“156”项工程项目,经过6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冶金、炭素、轻工、建材、纺织、机械加工等行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哈达湾老工业区总占地面积8.8平方公里,工业用地4.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6万人,棚户区约120万平方米。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哈达湾老工业区逐渐由郊区变为城市核心地带,功能分区混杂、工业污染严重、基础设施破旧等诸多矛盾日益突出。


2010年底,吉林市委、市政府决定正式启动哈达湾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工程,计划用5到8年将原有工业企业全部迁出,腾空区域重新规划发展现代服务业。


吉林铁合金厂和吉林炭素厂,自上个世纪50年代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铁合金和炭素制品大工业生产的形成,中国钢铁工业的长期发展有了自己的铁合金和炭素制品生产基地,中国没有铁合金和炭素工业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


当前,这两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大型中央企业,面临设备老化、环保、去产能,产品结构调整和搬迁升级改造等重重压力,2015年改制成为由民营企业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已经开始逐步停产外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30851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