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化将成大势所趋

   2016-04-20 880
导读

 在马桶里面加装医学传感器,实现每个人在家里尿检和便检。自动采集器把尿液采集上来进行分析,分析完了以后通过手机上的APP传

  “在马桶里面加装医学传感器,实现每个人在家里尿检和便检。自动采集器把尿液采集上来进行分析,分析完了以后通过手机上的APP传到服务端,服务端几分钟就把结果传到你的手机上,很快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你的健康状况。手表上嵌入健康、计步器、睡眠监测、心跳等监测,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计时工具的需求。所以,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我们正在进入以智能为特征的新硬件时代。智能产品将极大地延伸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以智能产品为入口,以互联网为平台,将为制造业企业延伸、拓展高价值服务提供广阔的空间。”近日,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公益研究成果暨“机工智库”成立与次春季发布会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处长姚珺认为,“发展智能化指标,形成新的技术体系,是我们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机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院长王文斌认为,对我国自动化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及对智能制造舆情的监测分析显示:当前阶段我国要发展智能制造,先要大力开展自动化补课运动,只有大多数工业企业在生产、库存、管理、决策等方面信息化自动化达到一定水平,工业4.0才有实现的产业基础。

  “然而根据课题组的研究,当前,中国工业自动化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张燕指出,从两个指标来看,根据世界机器人统计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的工业机器人渗透率不到日本的1/15,只是美国和台湾地区的1/6,甚至比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渗透率还要低。而对于设备的数控化率,“我们根据一些权威机构的研究数据,中国生产的机床数控化率仅为25%左右,只接近日本1988年的水平。”张燕说。

  “当前,高价值环节正在从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转变,随着智能制造的广泛应用,通过服务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会成为企业的关键战。”在姚珺看来,“未来的智能生产将实现三个互联和三个集成。三个互联包括:信息的互联、虚实互联即软硬件系统的互联、工厂内外的互联。三个集成包括:纵向集成,即企业内部生产的各个环节,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等各个环节的集成;横向集成,不光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要集成,企业也要跟上下游企业形成集成;端到端的集成,要把用户纳入到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一个流程当中用户都可以参与。比如,海尔的互联工厂现在就做到用户下的订单,产品从上线一个台机床加工开始,用户就可以用手机、iPAD通过互联网去访问它,了解这款产品每一个加工过程的参数、现在的加工状态、谁在给你做加工。你在加工的过程中,还可以有限地进行需求的更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3860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