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网烟台讯(记者 赵卫东 通讯员 冷海玉)在工业4.0时代,机器设备将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它们提供的信息、统计数据和动态分析能够使生产变得更精益、更高效。“让机器读懂世界,让智能无处不在”,这是位于高新区蓝海国际软件园的烟台大有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的愿景,也是这家专门从事图像分析、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的方向。
公司总经理盖星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表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将是中国制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大有数据着眼于“互联网+”的机遇,依托公司软件开发和图形分析处理优势,通过整合行业上下游的资源,为传统工业企业提供安全、高效、实用的信息技术和产品,用一个个信息化、智能化的“好点子”帮助传统企业提升工艺、改造流程、转型升级。
探究机器读懂世界的奥秘
在公司展厅的模拟产品流程线旁,技术总监李磊向我们展示了公司新研发的液体灌装检测平台运作方式。“这是我们模拟客户饮料、酒水灌装的一个模拟平台,总共分为三个工站进行检测,分别是密封性、二维码、液位高度的检测,可以满足客户灌装品质的检测,后续的话我们会跟上杂质的检测,基本上把整个的酒水灌装、饮料灌装检测全部做齐。我们采取的是图像处理解决办法,相对于传统自动化的称重或者其它的比对,我们的系统平台检测速度更快、准确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通过对光源补光、利用长焦镜头等技术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后将分析结果传到服务器中并生成分析报表反馈给用户MES系统里,从而大大提高整个流程线的效率。“目前传统的检测是通过人眼去识别,通过称重计量器、器械去称重器量。我们每秒钟可以达到20瓶的速度,在一个自动化的一个流水车间里完全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李磊补充说。
除在液体灌装领域的创新运用,智能孵化鸡蛋也是公司创新产品运用的重要探索。人工孵化鸡蛋是一个科技含量不高的领域,鸡蛋胚胎的发育状况是孵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指标,以往都是用肉眼在强光下照射观察,费时费力费眼,成功率也不高。大有数据自主研发的孵化鸡蛋胚体缺陷在线图像检测系统,通过对鸡蛋胚体进行实时图像检测与分析,每分钟检测80个鸡蛋,检测成功率99.9%以上,大大提高了分拣速度和效率,让企业插上了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

公司模拟灌装检测平台
人尽其用,术业有专攻
创业之初,公司团队只有十人,也就是以盖星为核心的十人团队创造了如今的大有数据飞速发展的规模。公司现有海外特聘教授2人、博士3人、硕士5人,本科以上学历占92%,公司平均年龄30岁。公司先后获得中国软件行业会员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双软企业认证,获得软件著作权12项,获得专利2项,新申请专利2项目。依托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品牌声誉,公司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13年产值190万元,2014年370万,2015年1030万元,预计2016年实现产值3500万元,年均增长100%以上。
公司获得如此跨越性发展,与公司总经理盖星的人才发展理念是分不开的。“我不是专业技术出身,但是我知道人尽其用的道理,员工擅长的领域要着力培养,擅长市场的可以去做业务,擅长技术的可以去公关技术创新,做到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这样我们公司的发展速度自然就上去了。”盖星说道。
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金钥匙
《周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说到了尽头就会发生变化,变化就能通达,通达了就能长久,强调的是“变”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断地创新变通同样至关重要。
在传统图像监控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盖星,意识到传统行业对于视觉图像的处理还是简单呈现的方式,智能化的图像处理技术势必成为创新发展的新领域。“智能化图像视觉处理技术,应用的行业非常广泛,基本上在各行各业都有所涉及,我们目前正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领域,争取将我们大有数据‘优深世界’产品不断开拓到其他领域。”盖星说。
目前大有数据着力打造以‘优深世界’为核心品牌的机器视觉应用平台,提供基于深度学习打造的新一代计算机视觉理解和人工智能引擎,为企业级用户的智慧工厂提供成熟解决方案,为传统制造产业创造“互联网+”新生态。“让机器解放人脑,既为企业节省了人工管理成本,又大大地提高了产品合格生产率,同时为企业的生产设备提高附加值,实现一举三得的效益。这对于我们大有数据来说是重要的突破性发展。”大有数据公司总经理盖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