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业不可退缩

   2016-06-16 810
导读

生活中我们的领带、衣帽,出行中的飞机、高铁,这一切的诞生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让国人引以为豪的Made in china曾带领中国走在

 生活中我们的领带、衣帽,出行中的飞机、高铁,这一切的诞生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让国人引以为豪的“Made in china”曾带领中国走在世界前沿。而如今,一方面,一些东南亚国家正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抢夺中国成本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原本在华生产的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投资优势正在消失,“前后夹击”成为了当前中国制造的无奈现状。

劳动力人口减少的直接影响是用工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迅速下降。许多跨国公司将工厂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

b8aeed3158d61876e50706

中国是全球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但是,由于物价带动人工费用上涨,智能手机和便携式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代工企业为寻求廉价劳动力,已开始加速进行工厂转移。世界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于1988年进驻广东深圳,随后为了寻找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应对劳动力资源紧张,逐渐将工厂向中西部迁移,以降低用工成本。这些中西部地区包括山西太原(2003年)、重庆(2009年)、四川成都(2010)、河南郑州(2010年)、贵州贵阳(2013年)等。

可以说,“中国制造”正在面临空前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危机是威胁也是机会。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改变国家间的比较优势,进而重塑各国产业竞争力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新一轮工业革命将深刻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进程,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同样巨大的机遇。与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结构层次偏低,发展方式粗放,大部分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快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型。

“工业4.0”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中国制造2025》也弱化了以往规划中为期5年的时间限制,规划年限扩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规划,主要围绕我国工业有待加强的领域进行强化。以前,我国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一直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在工信部的积极推动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毫无疑问,新一轮工业革命将更快速地带动两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向制造业的全面嵌入,将颠覆传统的生产流程、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生产制造过程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深度集成,将实现对生产要素高度灵活的配置,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这一切都将有力地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之路,离不开软件企业的帮助。易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直是两化融合领域切实的实践者。易往信息有多年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的经验,对制造企业生产和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和数据进行跟踪、提取和反馈,弥补计划层和实施层中间的空白,使生产流程形成闭环,全面辅助管理人员的工作和规划。从生产计划开始,易往信息的解决方案就计算规划着整个生产流程,从计划、采购、原料、运输、生产等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着每一个数据,让设备与设备对话,这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理念不谋而合,是“工业4.0”落地的可靠选择。

企业界没有永恒的神话,只有适者生存的法则。面对当下全球化的态势,企业势必不断地学习和理念更新,才能在变化剧烈、快速的环境中超越对手,持续领先。我们制造企业应注重企业信息化的建立,建立适合当前国内形势的高效信息平台。同时,企业应保持创新的“常态化”,不断在产品、技术、市场、流程乃至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经营的敏捷性,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技术变革加快和商业环境更加不确定的时代中生存和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3256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