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2016-04-21 670
导读

在向全省全面推广行政审批标准化一年后,省政府将于今日召开全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据省编办透露的消息

 在向全省全面推广行政审批标准化一年后,省政府将于今日召开全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据省编办透露的消息,作为“互 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先手棋,广东的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将努力于今年上半年完成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的编写、备案审查和部门确认, 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市县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的编写。

 

  中央高度重视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 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 服务”,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省委书记胡春华高度重视,省长朱小丹在多个会议上亲自部署工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亲力亲为抓工作落实,各位分管省领导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据了解,目前,省直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已圆满完成编写录入和合规性备案审查工作,佛山市、南海区两级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模板也已编写完成,标准的线上线下融合应用稳步推进。

 

  再造审批流程

 

  为行政审批权规范运行打造透明的“笼子”

 

  “凡是没有法律法规及规章依据的办事条件、申请材料,要一律砍掉;凡是没有必要或重复要求提交的证件证明等,要一律取消;凡是办事环节涉及的模 糊条款、兜底条款、附加条款等,要一律消除。”省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编写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绝不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而 是要借此推动实现审批流程再造,统一行政审批标准,规范审批行为。

 

  该负责人说,此次改革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对审批要素进行规范化和明确化。二是对审批环节进行简化和优化。大幅简化优化通用审批流程,大幅减少 审批环节、材料、时限、证照、中介服务等繁文缛节,整合压减和规范优化跨层级、跨部门审批事项办理流程,真正降低办事门槛。三是对裁量基准进行细化和量 化。要求严格对照审批条件,细化审查标准,明确审查的程序、内容、要求和方法,量化审批通过、整改、不通过等判定标准,按照“否定必有依据”的要求,详细 列明整改、不通过的情形,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细标准和程序的,要求部门制定相关文件予以明确规范。

 

  广东将为每项行政审批事项编写标准作为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内容,推动省直各有关部门对照《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编写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办事指南编写规范》,为每一项行政审批事项及其子项编写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目前,省直45个部门的1173个行政许可事项(含子项)标准已全部编写完成 并通过了合规性备案审查。其中,省市县共有事项160项,省市共有事项192项,省县共有事项12项,省单行使事项809项。佛山市、南海区两级58个 部门的1930个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模板也已编写完成。

 

  据了解,每项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包含了受理范围、办理依据、实施机关、审批条件、申请材料、审批时限、审批证件、审批收费、审批人员、审批服务、 表单文书等13项审批要素;涵盖了预约、申请、受理、审查、决定、证件制作与送达、决定公开、监督检查等8个通用审批流程,以及变更、延续、补正、注销、 转让、撤销、撤回、中止、终止等11个其他审批流程;同时还对各环节中的岗位职责、审批权限、审查内容、审查方法等裁量标准作了细化。

 

  为便于部门理解和编写录入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省编办将行政审批标准化的具体要求分解为315个填写信息字段,嵌入到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录入模块 中,实现标准要求的程序化、信息化。部门将行政审批事项标准按照要求录入模块后,对外自动呈现为面向行政相对人的办事指南,对内自动生成面向审批人员的业 务手册,对行政审批实施的全过程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为行政审批权规范运行打造了一个透明的“笼子”。

 

  省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行以来,省直各有关单位和作为市县先行试点的佛山市、南海区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 过问,分管领导一抓到底,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省直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已圆满完成编写录入和合规性备案审查工作,佛山市、南海区两级行政许可和公共 服务事项标准模板也已编写完成,标准的线上线下融合应用稳步推进。

 

  办事规则更加“透明化”

 

  实现了将部门的权力真正晒在阳光下

 

  “通过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对各地各部门各种隐性权力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无死角的‘大起底’,对权力运行的每个细节都逐一进行了规范和明确。” 省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自2013年推进的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获得了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兄弟省市的认同,取得阶段 性成效。

 

  他说,让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对权力运行的每个细节都逐一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将一项事权从哪里来、找谁来办、该怎样办、多长时 间能办完、怎样投诉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群众,将部门的权力晒在阳光下,让群众按图索骥即可办事,审批人员也全面遵循行政审批标准来审批。

 

  行政审批标准化是电子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将行政审批标准嵌入网上办事大厅审批系统,广东对行政审批全过程实行自动化、信息化控制,做到标 准化审批、节点留痕、过程可塑、差错可纠、责任可追,为全流程网上办事提供了重要业务支撑,逐步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在线审批、在线咨询。据了 解,2015年,省网上办事大厅已有各级各部门95009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全年共办理业务4987万笔,网上全流程办理率为75.7%,上 网办理率为77.6%,网上办结率为72.2%,并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标准化“通办”。

 

  此外,通过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大幅压减自由裁量空间,并将行政审批事项标准、过程和结果在网上公开,大限度减少审批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 响,力求群众办事不需找具体的人,而是直接按照办事指南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走完规定程序就可以办好,不再因人因地因时而异,逐步实现了同一审批事项同等 条件的无差别办理,提高审批和服务的透明性、公平性。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市县行政许可等标准编写

 

  “行政审批标准化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接下 来还有更多更艰苦更细致的工作要做。”该负责人透露,下一步,省编办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紧扣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以更大的决 心和力度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先,抓好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编写录入审查工作。开展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的合规性、合法性备案审查,提高部门事项标准编写质量,力争2016年 上半年完成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切实加强对市县培训、督促和指导,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参照标准模板编写本地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力争年底前基本完 成。

 

  其次,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牢固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用实际应用倒逼部门完善事项标准,不断砍掉没有必要的环节和流程,并运用政务大数据库提高数据共享水平,进一步减少提交材料的种类和次数,提高行政效能,方便群众办事。

 

  再次,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的网上应用。进一步拓展完善网上办事大厅的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应用功能,推动建设广东省政务大数据库,全面实现行政审批在线申请、在线办理、在线监管、在线评估。

 

  另外,全面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在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标准化的基础上,打造实体综合服务窗口和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大力 抓好镇(街)、村(居)基层一门一网模式建设和网上办事大厅主题服务建设,真正实现“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全面提升我省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

 

  打造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

 

  促进政务信息互通共享

 

  省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真正“落地”,让老百姓切身体会到改革甜头,办事不用在多个部门来回跑动、反复提供材料,提高政府 服务的效率和公众办事满意度,关键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建设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在促进信息共享上下功夫,打破政务信息壁垒,为公众量身订造优质 的政务服务。

 

  近,省政府将出台《广东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多年来部门政务 信息共享不到位的问题。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全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是保障全省“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打造“互联网+政务服 务”的重要保障。大数据库建设的主要理念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层设计,统一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充分整合现有各级各部门的政务信 息资源,实现各类政务信息上下左右无障碍互联互通,按需流转,用“信息跑路”替代“群众跑路”,为各类网上办事提供可靠的后台支撑,实现群众办事更便捷, 政府服务更高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3194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