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成为中国政府提倡的“新常态”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行动计划,“互联网+”这个热门词就从传媒中铺天盖地袭来。
以互联网为本的企业,如“BAT”们,更是乐此不彼,用各种方式反复强化人们对自己的认同。
想想一天要看多少次微信或WhatsApp,就知道互联网已是我们很多人生活难以缺少的构件。在很多方面和领域,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比如带个手机登山或旅游,迷路和失去联系的可能会大大降低;公厕内没有纸,有人尝试手机NEC求救,一呼百应;朋友聚会,用微信完成AA制晚餐也易如反掌。
不过,仔细想想,不论上述例子,还是工商业、运输业之中,应用互联网提高效率(比如零售业的O2O),多数都是“+互联网”,而非“互联网+”。
不要以为这里是在咬文嚼字,这个差别真的很重要。
“互联网+”,本意应是指“互联网+某个行业”,使得这个行业得到互联网支持——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从而提升该行业的效率,甚至形成新的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常见的情形,可能是网上订票订酒店、手机上约出租车,以及光棍节的打折网购。
不过,在上述“互联网+”的新型商业渠道中,互联网并非扮演主导角色。这里的“+某个行业”,其多数行业,并非在互联网之后产生的,而是原来就有的。比如零售、酒店业,还有出租车,甚至修车服务和医疗服务等。
至今为止,“互联网+”带来的大和重要的改变,还是在信息流和金融流两方面。
互联网服务有几个重要特色。一个,它是一个无边界无地方性 (borderless and placeless)的系统:只要有电讯网络覆盖的地方,只要语言可以沟通,你就可以用手机或电脑,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交流信息甚至支付款项(除非有政府干预和法律限制)。第二,它的信息流通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已能做到令一般人满意的所谓“实时”和无限量(如采用云技术后)。客观上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服务水平,比如人们用手机可以看到此刻身边数公里内有多少出租车在游荡。这类服务,为想要“+互联网”的行业带来很多发展机会,当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一个例子是,阿里巴巴在野心勃勃地搭建物流处理系统“菜鸟”时,就暴露了对自己不熟悉领域的有限认知。比如,其当初提出“24小时保证送达国内任何地方、72小时到世界任何地方”这种不切实际的目标。做物流的人一定知道,每个国家的海关检验检疫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做法,而有些物品,比如动植物,跨越国家和地区可能引起生态链的破坏和灾难,其影响显著超过网络上的病毒——后者多搞坏一些电脑和资料库。
另一方面,我们常说的一些网上企业,其实不一定是以互联网为本的企业,比如京东。京东与亚马逊一样,本质上是一个在网上售货的零售商。虽然你我都把它们叫做电商,但京东的行业本质是零售。京东和亚马逊一样,从货物在网上“上架”到把货送到个体买家的家中,采用全程管理的办法。这里有两处与一般开实体店零售不同:一是不需依赖实体店,二是需要配送到户。换句话说,它是把购物的超市放到了仓库里,网上下单之后,有人帮你在仓库里把货品放到输送带上,就等于在超市购货时把货品放到小车里,后把这一车货送到你家。因此,能否做好这个生意,在于该公司的“行业”知识。
恃“互联网企业”之名,以无边界无地方特色为优势,而想打入“某行业”的,绝不止一两家。其中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我以为,其中关键在于,对需要“+互联网”的“某行业”的理解与认知。
这里也想讨论一个个案,就是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网络约租车。滴滴打车等企业提供App,让乘客可以通过手机约出租车,本身是一件大好事。然而,常用打车软件的各位也看到了,近几个月,事情的演变让人感慨的不行。
近看到滴滴打车在网上发布了一个数据分析(听说,两小时后就自己删除了,但该大作已被各大传媒争相报道)。该分析竟然算出北京和杭州这样的大都市,交通高峰与非高峰(专业术语平峰)时段的车速差不多,还牵强附会地说,滴滴打车对减少交通拥堵有贡献。至于其他统计上的各种常识性谬误,就不用提了。
我不想在这里批评那个做了贻笑大方分析的写手,只是想问一句:为什么有非常好的大数据的网络平台企业,无法拿出一个像样的、比IT人计算能力级别要求低很多的、关于城市出租车的统计研究和分析呢?
这里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数据不支持他们的想法;另一种是,他们没有找相关专业人士做这方面的分析。专业人士肯不肯做这种分析,本来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发现大多数内行人士都不认同与该行业相关的一种做法,相关平台企业就需要反思,究竟是否自己错了。我走访菜鸟某仓,看到他们其实在做京东做的事,而非自己以前吹嘘的东西,说明他们在“触地”后,开始明白零售物流与互联网销售平台的不同。
做不做得出对“某行业”的正确分析,恰恰是“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差别。当你站在互联网的角度,硬要“+行业”时,风险是很大的。相反,如果站在行业的角度去“+互联网”,就可以更清楚,行业到底如何做,才能在与互联网联姻后得到真正的成长,并为社会提供效益。互联网核心的能力,在于运输信息甚至无形的金钱(指令),但碰到有形的物与人的运输,还需要懂人流动和物流动的人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