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海盐县提出建设“415”工程,即改造提升紧固件、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食品药品四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发展临港工业、核电关联、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智能五大新支柱产业。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海盐传统产业发展质量大幅提升,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2016年3月17日,“黑猪全产业链一个股”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标志着青莲食品成功对接资本市场,迎来新的发展。作为海盐食品药品这一传统产业的“领军者”,2001年成立至今,青莲食品始终在谋求转型升级,15年来潜心深耕生猪产业,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出发点,完成从源头到餐桌的黑猪全产业链布局,成为一家从事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青莲食品的成功上市,是海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县经信局有关负责人称,经济新常态下,海盐四大传统产业——紧固件、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食品药品纷纷踏上了转型升级之路,让曾经的“铁海盐”创造出更多绿色GDP。
记者了解到,在传统产业“转身”的同时,海盐临港工业、核电关联、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新生代”迅猛发展,不断改写着全县经济的产业结构,也重绘了海盐工业经济的“版图”,并成为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核心。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佳乐科仪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完成了三个转型,从简单的变频器开发制造转型为工业控制系统集成商,从核电贸易供货商转型为以技术服务为主的核电运维服务商,并在经营管理上也实现了转型。“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佳乐科仪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该企业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2016年,在资本市场和技术创新等元素的支撑下,佳乐科仪年产值或将实现同比翻番的目标。
工业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良性可持续运行取决于结构是否健康。为此,“十二五”期间,海盐通过大力实施“415”工程和“三个倍增”计划,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结构从低层次产业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为主转变,实现产业结构深度优化。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海盐拉开了新一轮工业强县的大幕,全力推进工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在具体规划中,今年海盐将引领新常态,发力供给侧,通过实施“项目强工”、技改+股改等工程,多措并举推进工业强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