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

   2016-04-15 680
导读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失能和部分失能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近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1200万人。这同时带来养老产业的迅速扩容。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居家养老还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更容易为老人接受,有助于应对银发浪潮的冲击。在“互联网+”时代,居家养老模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事实上,近十年来,在为老人提供全面生活的机制上,政府和民间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但是,由于有限的资金和用地,机构养老暴露出一些问题——不少养老机构建在偏远地区,老人远离家庭社会,生活不习惯,造成了床位空置现象。那么,什么才是解决中国养老的好办法?对此,业内逐渐提出了居家养老,基本上,90%的老人愿意在自己家里养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一系列智能化设备让居家养老成为可能,发达的信息化技术让居家养老的风险大大降低。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应该紧跟信息化发展前沿,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实现标准化和信息化两翼齐飞。打开手机应用,子女就能看到老人在家的身体状态有无异常;通过体感电玩训练,老人在轻松娱乐中记录其身体复健情况;为失能老人佩戴上“防走失腕表”,监护人就能在网上查询到佩戴者的行动踪迹……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平台和线下服务的“物联网养老”模式,有望打通养老服务的“后一公里”,突破传统居家养老的诸多瓶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188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