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形成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再平衡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要素生产率,是“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下我国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中低端人才“产能过剩”,人才同质化问题显现;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中高级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尤其是在高精尖产业领域,人才不够用、不适用问题突出。
解决人才“供需错位”矛盾,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教育的文章。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培养能力还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时期一个重要任务是,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目标,通过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推行现代学徒制多举措,加快培养面向服务生产、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夯实“中国制造”的人才供给。二是人才管理改革的文章。在优化人才供给侧环境机制中,要强调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配置”的改革思路,破除对人才流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的体制机制束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要更加注重发挥用人单位和行业组织的主体作用,实现“手段与目标的统一”。在政策制定上,要更加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财政、科技、金融等领域政策创新,探索人才资金向人才基金的市场化转变,支持和引导更多的人才投身创新创业。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文章。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这就对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提出了更宽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必须在产业链延伸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一方面是在培训、招聘、人才测评、职业指导、人事代理、劳务派遣、高级人才寻访等传统业态,适应人口结构、就业观念、职业期待等变化,鼓励并加快推动技术改进和产品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人才队伍的壮大、人才价值的提升以及人才供需的匹配;另一方面是拓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以人力资源服务业为核心吸纳其他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67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720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