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2017-10-31 09:596150人民网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每一个过程都会被实时记录。这种痕迹化、可追溯的政策性粮食收购手段使得每车粮食管理都有迹可寻、规范透明。

近年来,中储粮不断创新发展科技储粮,建设智能化粮库,并且创新改革企业内部管控体系,加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科技”“监管”两手抓,是中储粮全力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服务国家宏观调控,打造绿色高效“大国粮仓”的新型之路。

智能化粮库“千里眼”,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中储粮智能化粮库在线监测系统(实习生 陈宛钰摄)

粒粒分明、色泽健康的玉米正通过高清摄像头,清晰地呈现在中储粮总部监测屏幕上,这些来自哈尔滨直属库的玉米被放大了20多倍。即使从北京到哈尔滨有着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但玉米的储存质量如何、有没有虫害,都能通过智能化粮库在线监测平台这个“千里眼”一览无余。

点开这个智能化粮库在线监测平台,能够随时清楚地了解到全国300多家直属库仓内和仓外的实况。“通过信息化建设,智能化粮库在线监测系统可以直观地查看粮食储存情况,确保粮食数量安全、质量良好。”工程师苟有来介绍到。

中储粮智能化粮库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物联网、“一卡通”、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对直属库进行全方位监控,大大地提高了粮食监管效率,实现了全流程管理、责任可追溯,引领传统粮食行业向现代化转型。目前,中储粮智能化管理已经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2016年底实现了630家直属库和分库的智能化管理,而2017年将实现全覆盖。

绿色储粮科技保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随着粮食安全内涵从注重数量安全向更加注重质量和食品安全扩展,作为具有“大国粮仓”之称的中储粮,如何做好粮食储存保管,不断适应粮食消费需求升级,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粮、营养粮,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为此,中储粮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突出保鲜、营养、安全的绿色储粮技术应用,逐渐形成了北方以低温准低温储粮为主、南方以控温气调储粮为主的技术路线。

走进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的30号粮仓,跨度达48米,深度达8米的小麦平整的铺在粮仓内。24度的空调控温以及内环流通风系统,使得每一粒小麦都在适宜的环境里被精心呵护着。

据了解,中储粮大力实施科技发展5年规划,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全面推广智能氮气储粮、内环流控温储粮、智能通风、低温控温等绿色储粮新技术。截至2016年底,全系统空调控温储粮规模达到2000万吨以上,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改造1500多万吨,内环流控温储粮1700多万吨,智能通风约1800万吨。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综合损耗率全面控制在1%以内,节约成本费用2亿元以上,有效发挥了“无形良田”的作用。

推进岗位内控体系建设,制度监管保驾护航

每一颗粮食都是一个会呼吸的生命体。在正常的储存条件下,粮食都会造成一定的损耗。“但通过科学完善的管理,就能大程度减少粮食损耗。”中储粮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展认为,企业内部管理也是管控粮食风险、减少粮食损耗的一个重要措施。

从2005年开始,中储粮开始着手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框架。经过十年的不断改进,内控管理制度在2016年进入一个新阶段,从侧重业务管理流程管控到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

这个新型管控制度的创新点在于,将风险防控具体责任定位到每个岗位,让每一名员工清楚自己在经营管理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做的贡献,让员工具有参与感和责任感。从个体出发,汇聚个体“微能量”,从而推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升,推进全面风险防控。

中储粮岗位内控体系建设取得了扎实成效,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却有两个不得不突破的关键难点:

一个个就是部门之间边界性、交叉性业务,责任应该由谁负责?一个不到二十平米的会议室,每个科室的科长以及各岗位的关键工作人员围坐在会议桌上,为了责任的划分争得面红耳赤。这是刚开始推行岗位内控制度建设阶段的常态。“每个科都不愿意有这么多的控制点。但是经过多次的讨论、磨合,我们渐渐地认识到,责任归谁并不重要。只要责任明确,就能更有效地防控风险。”三河直属库于立光主任对岗位内控体系建设过程深有体会。

另一个难点则是岗位内控涉及到每一个员工的利益,员工“考核问责落实到个体”。“这种转变,让员工意识到自己就是这个流程的节点,员工舒适度转变,可能会有一些抵制的情绪。”于立光说到。

“经过不断试验和难点突破,终创建了岗位内控新体系,即“一图二库三册”。“一图”即业务流程图;“二库”即风险数据库和制度库;“三册”即内控手册、部门手册和岗位手册。实现了责任到岗、流程规范、表单留痕等目标,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于立光主任介绍到。

据悉,今年上半年,中储粮基本完成了岗位内控标杆库建设,下半年计划完成全系统承担粮食储备的直属企业岗位内控的推广工作。

以信息化、科技化引领粮储行业升级,以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推动内涵式发展,中储粮为国家收好粮、储好粮、管好粮,打造一个真正的绿色高效“大国粮仓”。 (陈宛钰)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526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6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584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570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24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364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38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05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