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发挥去产能牵引作用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4-11 08:41690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6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进行部署,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五大任 务围绕当前我国供给侧的突出问题,既做减法,又做加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作为五大任务之,去产能是核心和纽带,通过去产能,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进而影响和推动库存的消化、杠杆风险的化解、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补短板有效供给的增加。安徽要结合本省实际,充分发挥去产能的牵引作用,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

  一、去产能任务既紧迫又艰巨

  近年来,受全球需求不足影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表现出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迫切需要加大去产能力度、加快去产能步伐。

  一方面,过剩产能涉及行业面广,对市场正常有序运行造成严重阻碍,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从全国看,目前工业产能利用率总体低于80%,其中粗钢、煤炭、水泥、平板玻璃、船舶、汽车等产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0%。随着新建产能陆续达产,部分新兴行业产能过剩也有加剧之势。从安徽看,近年来通过多措并举化解过剩产能,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二五”期间,全省煤矿数量减少至57处,下降45%,炼铁、炼钢生产企业减少到13家。但受产业结构制约,煤炭、钢铁、有色、水泥等传统能源行业去产能形势仍较为严峻;同时在市场刚性需求减弱的背景下,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产能利用不足问题也开始显现。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企业效益降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过剩产能的形成既有经济周期原因,也有结构性和体制性原因。一个,国内大部分产能形成于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以及国内高速增长阶段,并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部分产能有所扩大,在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前期形成的产能化解任务较重。第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已从过去排浪式向个性化、精细化转变,而企业生产没能跟上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从而出现了产能过剩与消费外流并存的局面。第三,一些地方政府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财政补贴、低价配置资源等方式补贴亏损企业,同时规划、标准、环保等引导和约束作用不强,也引致了一些新的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僵尸企业”问题逐步累积,挤占了大量要素资源,形成了一些不稳定因素。目前在安徽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中,停产半年或半停产1年以上,资产负债率超过85%且连续亏损3年及以上,主要依靠政府补贴或银行续贷等方式维持生产经营,长期欠薪、欠税、欠息、欠费等4类规模以上“僵尸企业”占有一定比例。这些企业已经丧失了自我修复和自我发展能力,又占用了大量资源和市场空间,是当前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和经济运行风险的重要因素。

  “僵尸企业”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受所处行业发展周期影响的共性因素,也有因产品、技术、管理等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个性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行业经营困难,比较典型的是煤炭、钢铁、水泥等重化工行业。二是产品技术落后,该类企业大多处在制造业的低端环节,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三是企业经营不善,主要体现在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盲目跨界经营、不注重风险管控3个方面。四是机制体制僵化,主要表现在少数国有企业观念陈旧、决策迟缓、人员冗余、企业办社会等问题比较突出,适应市场能力差。

二、准确理解去产能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我们打赢这场硬仗的基本遵循。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能够进一步强化动力、形成合力,发掘潜力。

  动力,是来自于优化资源配置的“加法”带来的增长新动力。从当前看,去产能可能会给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压力,这也是一些地方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的难处;但从长远看,通过去产能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传统产业供给端收缩,新的供需平衡便有望形成,继而推动产品价格企稳、企业效益好转、供给质量提升,这个过程也是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过程,对经济长远健康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我们从客观上要辩证看待去产能,去产能不仅仅是压减,而且有正面的加法效应甚至是乘数效应;从主观上要增强能动性,提高去产能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推动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持续动力。

  合力,是来自于市场倒逼和政府引导相互补充带来的推进合力。去产能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市场侧和政府侧双向发力。一方面,要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意愿,兼并重组等能由市场化运作的全由企业自主决策,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要适时发挥政府作用,以“放管服”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打破“过剩、干预,再过剩、再干预”的怪圈;要依法依规,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良好环境,完善倒逼企业过剩产能退出等机制,以及财政、金融、社会托底等政策,解决企业关停并转后顾之忧。

  潜力,是来自于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带来的发展潜力。化解过剩产能必须从处置“僵尸企业”入手,通过关停并转加快市场出清。从实际情况看,由于破产清算法定程序冗长,涉及多方利益,各种矛盾风险交织叠加,会导致较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兼并重组则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以优势企业兼并落后企业、以先进产能消化落后产能,不仅可以重新整合资源、实现提质增效,还可以催生新的需求、让企业获得重生。因此,要尽力做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文章,通过兼并重组挖掘出新的发展潜力。

  三、明确把握去产能工作的着力点

  推动去产能工作、处置“僵尸企业”,要从“两个重点、两个难点”入手。

  两个重点,一个是大中型企业,一个是国有控股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由于资产庞大、职工人数众多、社会影响范围广、一次性关停难度大、退出渠道不畅等因素,处置涉及面广、投入巨大、任务艰巨,必须正确对待、审慎处理。另外,部分国有控股企业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欠税、难以厘清的债权债务以及职工安置等问题,处置困难很大、阻力不小和程序复杂。两个难点,一个是职工安置,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安置,人数多、成本高,再就业压力和难度都很大。另一个是资产处置,部分“僵尸企业”负债结构复杂,涉及企业职工、贷款银行、担保、民间借贷、地方政府等多利益主体,处置不良资产和不良债务困难较多。

  围绕“扭住两个重点、突破两个难点”的思路,坚持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主动减量,加快化解产能过剩,积极稳妥推动“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摸排分类。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组织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摸排评估,全面细致掌握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情况,形成分类处置名单。二是研究制定方案。针对行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救助、破产、剥离、重组等方式,围绕人员安置和资产处置等关键问题,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研究制定处置方案,并明确总的“路线图”和年度“时间表”,明确任务,精准施策,有序推进。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坚持因地制宜、有保有压,充分发挥技术、安全、环保、能耗等标准的倒逼作用。加强金融协调支持,避免因企业破产、担保关系破裂危及其他互保企业;进一步完善社会托底等政策,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加强转岗职工技能培训,给予下岗职工创业支持。四是建立工作机制。省级层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定方向、划底线。引导政府和企业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实际找出切实管用的方法路径,形成多方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677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70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720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712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

0评论2017-10-31747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45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422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42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35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