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供给侧改革”的吉化路径

2016-04-08 14:081830
 

 

  年初以来,针对故障停炉原因,吉林石化动力一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分析,专项攻关“三管”泄漏等问题,让老锅炉创出了新纪录,运行效益达5年来新高,获利润530万元。

  张晓君 摄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派勃勃生机。

  在吉林石化经济活动分析会上,一组数据令人振奋:今年前两个月炼化业务实现利润4.56亿元,同比增利9亿元,增利幅度达200%。

  经历了持续亏损、负重前行的艰难期,实现增利幅度200%对于吉化来说,不仅是企业坚持提质增效“练内功”的喜人成果,更是企业“供给侧”改革踢出的一个脚。

  吉化的结构性改革之路从“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发力,作为老化工产业国企,探索吉化的改革之路,对化工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去产能:化解“先天不足”优化生产抓“龙头”

  吉林石化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以染料、化肥、电石“三大化”为标志的一个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60多年的发展,吉化虽然各项指标正常,甚至处在国内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市场饱和,大型装置的“先天不足”,产品结构老化,企业办社会负担深重,陷入亏损的境地。2012年,企业亏损额高达69亿元。

  有专家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产能过剩与煤炭、钢铁等行业的总量全面过剩不同,主要体现为结构性过剩,也就是中低端产业过剩、高端产业不足,大路货产品过剩、特种产品短缺。

  目前,吉林石化拥有74套生产装置,能够生产115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这么大的盘子,如何将供给侧从过剩的产能中挣脱出来、从恶性竞争中挣脱出来?

  “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就消灭企业。”对于我省支柱产业之一的龙头企业,“支得稳”绝不只是一句空话。

  抓住炼油和乙烯龙头,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密集组织效益测算,优化装置运行负荷……当供给侧的“春风”拂绿松花江畔,“去产能”、练内功的实战早已在吉林石化遍地开花。

  ——2015年,吉化把原油炼量、乙烯产量作为两个主攻目标,积极优化炼油生产,多产乙烯料,少产汽柴油,有效地保证了乙烯及下游装置的生产负荷,全年生产乙烯66.7万吨;实现了汽柴油向外输送,保障炼油生产后路畅通,全年加工原油800.2万吨。

  ——今年1-2月份吉林石化炼油厂先后调整加工方案9次、原油平衡11次、渣蜡油平衡12次、汽柴油平衡7次,结合效益测算情况进行生产优化调整,次实现了冬季所有生产装置全部满负荷生产这一历史高生产水平。截至2月份,该厂实现原油加工量72.58万吨,炼油利润3.27亿元。

  ——合成树脂厂实现了月开门红。通过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标准化操作、实施设备预知性检修和可靠性维护等措施,实现了三套ABS装置稳产高产。1月份,该厂累计生产ABS产品53098吨,比计划超产1598吨,同比增产6698吨,比计划增利3151万元。

  “结构性调整就要处理好企业内部产品的生产杠杆。”吉林石化公司总经理孙树祯表示,“今年以来,我们以优化生产为重点,组织创效装置增产增效,炼油、乙烯、ABS、聚乙烯等高效装置实现平稳优化生产,创出近年来好水平,这是我们今年前两个月实现盈利,在管理上重要的因素。”

  降成本:止住“出血点”增加“造血点”

  在吉林石化化肥厂,滚烫的蒸汽凝液正从丁辛醇装置源源不断地引入水汽车间463采暖换热器,刚刚过去的冬季里,这条输送管道承担了该厂的供暖大任,节省了蒸汽4万余吨,资金过百万元。

  “企业就像一个家,要精打细算,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化肥厂技术科科长霍其雷是丁辛醇装置蒸汽凝液回收项目的负责人,“就拿这蒸汽来说,以往丁辛醇装置中压蒸汽使用后,每小时产生10吨左右的蒸汽凝液都白白流失了,现在利用丁辛醇现有的一条废旧管线和新铺设的一条长350米管线,将丁辛醇凝液输送管与463采暖换热站管线相连通,改变丁辛醇蒸汽凝液输送方向,实现了变废为宝,降本增效。”

  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管理出大的效益。在吉化,节汽、节水、节电的项目攻关每天都在进行。

  动力一厂对外管网实行并线优化运行,减少蒸汽线损耗,年可节约蒸汽23436吨;动力二厂对灰渣泵排污泵电气回路进行修复改造,使10类46台电气设备和元件重返生产线,既提高了装置可靠性,又节省检维修费用1.1万元;炼油厂对低温热系统进行改造,新增多条补水线、蒸汽凝结水集合管线,极大降低了伴热管线的散热损失,实现年创效380万元……

  面对已经抠到“极致”的水、电、汽消耗成本,吉化人将“麻袋片精神”细化到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操作、每个参数,打出一套降成本“组合拳”。

  “针对装置平稳运行,我们开展了设备长周期运行攻关,18家生产单位全品种消耗指标1209项,有870项消耗稳定降低。”据该公司生产技术处处长姜日元说,2015年,吉林石化装置运行平稳率达到99.68%。其中,炼油综合损失率、炼油单因耗能、乙烯综合能耗、新鲜水单耗等664项重要消耗指标达到历史高水平,实现创效1.05亿元。

  不仅如此,针对化工企业装置数量多、物料平衡难度大的实际问题,吉林石化在公司、工厂管理层面,编制31种主要物料供产销存平衡方案,比如,加大主要产品ABS、聚乙烯、乙丙橡胶销售管理力度,开展产销研一体化攻关、产品质量攻关。吉林石化公司党委书记邱克表示,“像吉化这样的大型国企,结构性改革不仅要止住‘出血点’,更要增加‘造血点’,依靠科技创新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补短板:借“市场之手”优化产品结构

  “2016年,吉林石化将实现盈亏平衡,力争达到持续盈利。”邱克对记者说。在化工行业经济持续低迷,化工行业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的当下,吉林石化信心从何而来?

  在吉林石化合成树脂厂ABS生产车间里,11条包装生产线全部开动,一袋袋ABS产品下线后,立即进入仓库准备出货,火热的生产气氛为这个春天增添了几分暖意。

  ABS是白色家电的外壳原料,目前,在市场上,高端ABS料的市场十分紧俏。如何能让ABS产品增产增效,直接的方法就是适应市场的需求。“市场要啥就产啥。”重新进入白色家电市场,做中国好的ABS,合成树脂厂副厂长白延军说。

  将市场摆在位。为提高ABS产品创效能力,吉林石化公司从ABS产品高端化、差别化入手,组织科研人员积极开展高端通用ABS和专用ABS产品研发工作,瞄准市场紧需的高端产品,对L&G、奇美、台化等厂家的ABS产品剖析检测120余次,查找质量差距,确立攻关目标,终于成为国内白色家电市场的重要供应商,扩大了ABS的市场份额,各用户商纷纷主动上门洽谈合作。2015年,该厂ABS产量累计达到53.66万吨,销量达到54万吨,双创历史新高,销售收入达到45.2亿元。

  “将企业交给市场,借市场之手优化产品结构。”孙树祯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将起决定性作用,“以前企业只管生产,至于用户对产品是什么样的评价,企业并不看中,而今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我们不拖、不等,主动出击”。

  紧跟市场变化、满足用户需求。只有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把企业和市场比做是鱼和水,‘鱼’要随时感受‘水’的变化,才能游刃有余。”

  聚乙烯产品购销率达到100%;ABS产品销量超过11万吨,0215H产品持续稳定供应白色家电领域;乙丙橡胶产品得到行业龙头企业认可,不断拓开新的应用领域……吉化的改革之路越发清晰。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541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62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599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584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

0评论2017-10-31629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29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367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39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08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