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的探讨

2016-04-07 09:17650
       在面临社会转型、企业升级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提出了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思路。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角度,探讨一下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所谓供给侧改革,即站在市场需求变化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升产品质量,用改革的方法找准精准服务的方向,扩大有效供给,以灵活的姿态提高供给侧对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适应性,培育形成新供给和新动力。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遇到了什么问题?

职业经理人的专门市场还是空白

尽管职业经理人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的高端人才,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也被认定为在企业经营人才队伍中,要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但是作为一个新的从业人群,尤其是他的新的社会职业属性在实践中并未被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所认可。因此,在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上还找不到这一特殊群体的位置。无论是国字头的企业加大从市场聘用职业经理人,还是民营企业的代际发展需要职业经理人,都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的、流动着的人才市场配置这类人才,进而实现人力资本的市场化运作。这表明了“到哪里去找职业经理人”这一市场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职业经理人的供求两侧存在明显的视角差

先从供给侧看,目前,学校培养管理人才基本是按照现行教育大纲要求+专家观点+国外经验,形成了一套通用的标准模式;社会机构则仿照学校的做法,聘请学者、行家开设一些时髦、热点内容的管理培训。由此,站在学校、专家、行家的立场,为需求侧打造了一个供给侧认定的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标准。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教育培训对提升企业经理人素质应有的作用,然而从为企业输送急需的企业(职业)经理人人才的角度来看,这种供给方式并没有帮助企业解决此类特殊人才的“饥荒”,甚至还遭遇了“不接地气”的尴尬。

大量调查研究资料表明,民营中小企业家更多关注的是职业经理人的素养,尤其是其诚信水平和忠诚度。所以,仅仅教会掌握知识、技术和能力要素的供给侧视角,并没有完整地反映用人企业和企业主的用人需要。显然,民营中小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的素质结构的要求,供求两侧存在的视角差在现行的体制下也没有得到解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行“重在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评价制度,为职业经理人供给侧的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因此,职业经理人的队伍建设必须思考如何适应精准服务的新形势,才能提高市场的有效供给。

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认定应停止

在行政审批的旗号下,五花八门驱利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社会上打着名人、名校、名牌机构的各类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一度出现满天飞的乱象。一时间,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证书俨然成了知识能力水平的象征、社会荣誉的光环。这样的局面,不但没有给职业经理人供给侧的改革带来什么本质变化,反而在使用企业(职业)经理人过程中增加了操作障碍,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以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的思路,到本届政府已经确立的行政审批的清单中看到了改革的结果,那就是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认证要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非强制性的市场选择,即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这是再一次为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发出的清晰信号。

综上所述,提升职业经理人的供给质量,是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的前提。

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的发力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当前,经济社会正在从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发展到人力资源驱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具有经济发展新常态时代特征的需求。这种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目标是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的源动力;反过来,职业经理人供给侧的改革则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提供了新动能。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就会使中国特色的职业经理人事业发展迅速呈现预期的崭新局面。
    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作为经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核准的、承担组织职业经理人社会化评价和资质认证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先确立了以推动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作为推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先手棋,并以此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发力方向,目的就是为了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的识别问题。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经理人的发展现状,提出在非公经济领域先行推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为重点,同时关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适时研究、探索国有企业从市场选择职业经理人的问题。

鉴于上述背景,江苏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关于职业经理人项目的推进工作。作为建立职业经理人择人与求职公共服务机制的试点工作的践行者,江苏领航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的统筹指导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实践探索,以先行建立企业经理人择人求职服务为导向的市场机制,以“职业经历、职业业绩、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及技能、职业心理适配程度”六个评价维度,以及“职业经理人自我评价系统、人才市场评价系统、企业及出资人评价系统”三个评价系统为重点内容,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方法,寻求未来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在试点地区、试点行业的新突破,以局部带动为契机,逐步推向全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676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70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719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712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

0评论2017-10-31747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45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422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42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35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