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供给侧改革有着密切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推动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的关键是以尽可能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发展是“绿色”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色可用“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来表示,发展可用“高效率、高效益、高循环”来表示,绿色发展则可用“消耗和排放生产率”(产出量/消耗量和排放量)来表示。作为分母的消耗量和排放量包括各种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和“三废”、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作为分子的产出量可用GDP或国民收入来表示。能源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越少,产出量越高,则绿色发展水平越高。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或单位污染排放的产出率。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的也是通过制度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提高效率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与供给侧改革是相通的。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是从源头控制和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正是供给侧改革的要义所在。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讨论供给侧改革,一些人将供给侧改革简单地理解为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供给结构以实现与需求结构的对接。这确实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若局限于此,就忽略了“结构性改革”,没有抓住供给侧改革的要义。“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推进的改革;“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推进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推进的改革。所以,供给侧改革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是提高效率,淘汰落后产能和优化供给结构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而不是为淘汰而淘汰或为优化而优化。
可见,推进供给侧改革一定要改革制度,并非有些人理解的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那么简单。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所以供给侧改革包括所有可提高效率的改革。实践中,可分为针对主体的改革,如创业就业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垄断行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考核制度改革等;针对要素的改革,如土地制度改革、资源产权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环境制度改革、科技制度改革、教育人才制度改革、信息管理制度改革等;针对结构的改革,如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差别福利制度改革、养老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等。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67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719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