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大局观

2016-06-22 15:311190
      今年初,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反弹,一些正在去产能的钢铁煤炭企业纷纷复产。一些部门和地方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纠结心态暴露无遗。

眼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步推进,很多人依然顾虑重重,他们担心调结构影响经济增速,担心政府财政“揭不开锅”,担心本地区的排名被别人挤掉。于是乎,嘴里喊着调结构,心里却想着做总量、争排名。总之是“不想调”,或者“想调而不敢调”。

应当看到,长期以来,我们很多应该生产的没有生产,不该生产的却生产了很多。结果,经济总量虽跃居世界第二,却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具体表现为:经济体量大了,产能却过剩了;产业和产品层次太低,市场变成别人的,自己只能挣点功夫钱;为了做大总量,不但资源被掏空,还污染了自己,便宜了他人。

当前,产能过剩、产品滞销比较严重,同时,高品质的产品又供不应求,从珠宝饰、名包名表、名牌化妆品,到电饭煲、奶粉、奶瓶、马桶盖,国人成群结队,热衷海外扫货。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经济发展正面临结构调整节点,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来优化结构,这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忘了“结构性”3个字,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调结构需要魄力,需要大局观。敢于调结构,认识要到位,落实更要到位。改革会有阵痛,不改就是长痛。“稳增长”效果立竿见影,调结构则往往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摒弃短期思维,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长期发展政绩观,遵循市场规律,克服消极情绪,勇于承担责任,把“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落到实处,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突破重点难点,把工作做实做细。

一手稳总量、一手调结构,是一项知易行难的系统工程。经济进入新常态,做好两者的科学平衡更加迫切。调结构不是不要总量,而是要质量高、效益好的总量,能体现“有效供给”的总量。而调结构又是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不能因为顾虑总量,不敢调结构。方向看准了,就要打消顾虑,坚定不移,一抓到底。

刘瑞:我要补充三点个人看法:一个个就是我们如何来看待总量和结构的关系。经济管理理论当中有一个“木桶效应”,把这个问题讲的比较浅显易懂。就是决定一个木桶当中盛装水的量多量少,关键的因素不在长边而在于短边,只要短边能够往上提升,跟长边补齐,这个桶的容量才能增加。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我们的结构问题,好比是一个短边,现在存在的问题包括有效供给不足、优质供给不足。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整个木桶盛水的总量才能增加。
    第二,对中国经济长期预期的判断,这也是有一定争议的。现在对于中国经济的看法,流行着三种可能的情景:一个是W型,就是有一种周期性的反复;一种是L型,就是按目前的情况持续往下走。第三种就是一个大致的U型。我们总的判断来讲,从长期发展来看,W型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来讲,“W”型都要避免的。至于下一步L型还是U型,我个人认为,我们可能还要走出一个大大的U型,可能这个U型的底部持续的时间会长一点,但是早晚要走出去,走出去的关键就是我们的结构调整到位了,一种新的经济以质量取代了数量。所以,我们要有一点耐心,有长期眼光。

第三,地方政府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的目标追求,决定他们对工作的态度。现在从中央政府来讲,可能会更多的要求他们在调结构上有一些大的举措,这对他们来讲会形成强有力的考核机制,一种绩效追求,使得这些责任主体继续做这件事情。如果还按总量来考核,那么还是摆脱不了完成总量的想法。

这三个问题中,关于总量结构的问题容易解决。对于经济长期的判断,需要不断追踪经济形势的变化。逐步完善、科学化对政府绩效的考核,会使得我们调结构的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推进下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526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6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584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570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

0评论2017-10-31615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24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364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38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05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