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高低是很多百姓关心的话题,也是国之大计。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既是动力源泉,也是改革目标。
我国目前的中等收入群体包含了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从业人员以及部分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等。这部分人群,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强,这些都使得中等收入群体成为新供给的创造者。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可以让中等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创造新供给。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的“稳定器”,世界上大多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保持着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占少数、中等收入群体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初步估算,当前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比为25%,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到70%。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经济“新常态”。以往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产业甚至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经济转型升级为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提供契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新兴产业得到发展,能够容纳更多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就业,提供更多的收入优渥的岗位。职位有了,这就需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强职业教育,让低技能重复劳动者转变为高技能适应中高端供给的中高技能人才,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赚钱能力”,由此“孵化”更多的中等收入个体,使得中等收入群体得以扩大。
中等收入群体不仅是新供给的创造者,也是新供给的消费者。中等收入群体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有着一定的要求,比如出国购“马桶盖、电饭煲”现象以及规模巨大的“海淘”,都凸显了我国目前的供给已经不能满足中等收入群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等收入群体对产品服务品质的要求也是对供给侧改革的一种“倒逼”,倒逼产品服务提供企业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品质,提升供给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一方面要注重“增量”,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存量”。这就需要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力度,避免现有中等收入群体因为疾病、就业转换、子女就学等各种原因“返贫”,同时重视知识产权和财产权的保护,增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感,让现有中等收入群体敢于去创业创新,投身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中。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67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719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