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元宵节刚过,吉林油田新民采油厂员工张军就匆匆坐上了去长庆油田的火车。此次新民采油厂共有7名员工奔赴长庆。 2014年7月,吉林油田与长庆油田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吉林石油人从此与“西部大庆”同行。截至2月23日,吉林油田向长庆油田输出劳务2307人,年创效1.5亿元,实现了企业增效、员工增收双赢的良好局面。 人员派得出,队伍稳得住 人员多、内生动力不足、创效能力差是诸多老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吉林油田抓住扩大经营自主权试点机遇,2014年开始,积极推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革。以压缩编制定员为突破口,核减幅度14.3%,显现富余人员7000多人。通过政策导向,吉林油田缺编单位与超编单位协商内部劳务输出453人。在此基础上,这个油田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向中国石化所属单位和长庆油田外输劳务。 为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管理,吉林油田成立长庆劳务项目管理部,建立公司项目部负总责、各单位前线项目部抓落实的两级管理模式。“由于地域跨度大,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员工一时难以适应,我们需尽大努力帮助员工解决困难。”公司项目部党委书记季振峰说。 一个批员工到达长庆时正值冬季,很多岗位生活用品配备不齐全。在项目部积极沟通、协调长庆方面的同时,各劳务输出单位积极想办法。扶余采油厂派遣一个抢修小组,对辖区所有板房进行修缮,有效保障员工正常工作生活。 新民采油厂、英台采油厂等单位为保持前线岗位队伍稳定,积极征得甲方同意,对部分井组实施个人承包、夫妻承包或集体承包,实现岗位用工优化,提高了劳务工作质量。 项目管得好,素质过得硬 走到异地他乡,吉林石油人的精气神不能丢。长庆劳务项目部党委积极开展优良传统再教育,和一线员工共同回顾吉林油田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教育引导一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坚定发展信心,真诚奉献岗位。 新木采油厂田大志,将他掌握的油水井方面的知识,从工艺流程到现场操作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员工,带动员工共同进步,很好地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吉林油田员工进入长庆油田的工作岗位后,两级项目部迅速制定工作标准,明确劳动纪律,坚持走访与检查相结合,每月通报考核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消项台账,努力做到管理无漏洞。 英台采油厂负责的长庆采油六厂胡四联44增压站,在接收初期,站内卫生面貌较差,阀门、法兰多处渗漏,管汇上满是尘土,基础数据缺失很多,员工接手后,起早贪黑,平井场、修边界墙、清洁管汇、完善资料,短短半个月时间彻底改变了增压站的面貌,得到了项目部和长庆油田方面的一致认可。 甲方信得过,品牌叫得响 过去是兄弟单位,如今变成甲方乙方,可是兄弟情谊始终未变。吉林油田公司两级项目部分别与长庆油田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双方干部同吃、同住、同开会,不仅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加深了感情。 长庆采油五厂主动为新民采油厂提供生产指挥车辆,松原采气厂将甲乙双方员工混编管理,目前部分员工因为工作表现出色被提拔到班长、副班长岗位。各单位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干部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管理和技术技能优势,与长庆人员交流共享好的经验和做法。一些员工经常被甲方请到生产现场解决疑难问题。近两年来,吉林油田有187名员工获长庆油田公司嘉奖,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开展劳务输出,不仅有效盘活了吉林油田人力资源存量,而且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六)
六、吉林铁合金厂最值得保留的部分及价值分析1、生产厂房部分图24 1962年建成投产的亚洲最大铁合金生产车间——吉林铁合金厂三分厂2、附属厂房部分较为典型的建筑有始建于1953年的吉林铁合金厂动力分厂第一循环水泵站(含地下部分)和缺少建筑美感的水塔。动力分厂第一循环水泵站由全套苏联设计图纸而来,60多年来周围历经扩
0评论2024-10-29165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五)
五、吉林铁合金厂的未来2010年,吉林市启动哈达湾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2014年,哈达湾老工业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地处哈达湾的吉林铁合金厂,现有土地188万平方米,计划由工业四类地转商业用地。2017年,在整体搬迁前,吉林铁合金仅剩下一分厂等少数电炉还在维持生产。图17 2015年企业改制
0评论2024-10-29176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四)
四、吉林铁合金厂的附属设施60多年来,吉林铁合金厂建起了多所幼儿园、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一中学(吉林一中分校曾在此办学)、第二中学(普通初、高中)、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职工大学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还有自己的“枫叶”牌汽水厂、液化气站和哈达百货大楼等福利机构。由于厂区占地面积较大,从工厂西门到北门
0评论2024-10-29175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三)
三、吉林铁合金厂的辉煌在6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吉林铁合金几经扩建、技术改造、体制创新和股权重组,已经发展成为集生产科研、工厂设计、设备制造与安装、情报咨询、技术服务、内外贸易于一体的全国铁合金行业龙头企业,曾经是中国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优、开发能力最强的铁合金生产与供应基地之一。吉林铁合金厂生产能力
0评论2024-10-29170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二)
二、吉林铁合金厂发展历程据《吉林铁合金厂志(1953-1990)》第一卷记载,1952年,以前苏联总工程师布里科夫为组长的铁合金厂专家设计组在选址勘察时,对吉林哈达湾的评估意见为:“位于哈达湾车站附近,铁路交通便利;东距丰满水电站仅二十公里,用电方便;北临松花江,供水、排水问题均易解决;东临电极厂,较为经济。缺
0评论2024-10-29165

-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一)
0评论2024-10-29
化工上市企业有喜有忧 2016年迎接新挑战
2015年全球石油价格一路下滑,截止去年12月底,石油价格下跌到30美元/桶,下滑原因,一是拒绝减产,采取保障市场份额的策略,沙
0评论2016-03-0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