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急于求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主线将贯穿“十三五”整个过程甚至更长时间。实事求是地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据我国的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问题导向提出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包括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主要任务都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当中面临的突出矛盾的必要的改革办法和方向,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防止用行政手段、计划经济思维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可以主要以市场导向,也可以主要用行政手段。回顾中国发展历程,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取得过短期的成功,但留下了诸多不可持续发展下去的问题。目前供给侧产能过剩等问题也主要是计划经济思维未完全转变。
从一些地方公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看,仍然用行政手段的办法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分指标、严格审批等行政手段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实践已经证明,行政手段、计划方式不仅管不好产能,反而会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造成新的供给不足或过剩,造成经济不能有效转型升级。所以,去产能确实要更多运用经济手段、市场倒逼、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用行政命令的办法、计划经济的思维力图在短期内见到成效,这是不可取的。去产能,关键是要去行政化,要用市场的思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环,要抓紧基础制度的改革和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环,还应当着眼于经济体系以外的政府、社会、文化、生态、党建、军队等方面的制度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