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以来,特别是近的两个月,黑色系商品期货的大幅波动,给趋势性交易者带来了非常好的获利机会。不过,近期黑色商品步入震荡整理阶段,不少投资者发现刚学会的一招不灵了。
业内人士指出,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大宗商品(3711.20,17.290,0.47%)变动价格的主线之一,这个“故事”仍未结束。目前市场交易逻辑逐步回归理性轨道,但在供给端收缩的长期趋势和需求端的季节性变化中,大宗商品的趋势性波动仍蕴含着很好的投资机会。
黑色系:多爱一天不容易
上周五晚夜盘收盘之后,刘先生不无懊恼地说:“本来还以为会再起一波反弹,不曾想钱没捂热就又被泼了冷水。”
作为一名老期货,刘先生也在前两个月期货市场的大行情中拼得火热。虽然难免在行情的快速转向中栽几个跟头,但由于适可而止,他还是比大多数投资好很多,赚了点小钱跑出来了。
5月中旬,前期的“明星”黑色系品种开始步入震荡整理阶段,成交量和持仓量下滑,价格趋稳。而上周一,焦煤、焦炭等品种一开盘便走强,上周二继续大涨,把价格推上了一个台阶。此时,刘先生开始激动了:调整结束,又要开始反弹了?
上周五白盘,黑色系再度走强,这时刘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小试焦煤1609合约多单。当天收盘后,刘先生的多单小幅盈利,颇为开心。怎料夜盘一开始,焦煤1609合约便扭头下行,终收跌4.99%,领跌商品盘面。刘先生迅速被洗出局,白忙活一场。
对此,在海通期货和商通社联合主办的“供给侧改革与期货市场沙龙”上,海通证券(0.00,0.000,0.00%)研究所期货研究主管高上表示,当前部分期货品种价格剧烈震荡,一是在调控措施作用下,前期火爆品种应声而下;二是夏季来临,商品传统旺季接近尾声,需求端并未出现明显改善;三是美联储6月加息预期再起,美元指数在突破92点后返身向上,大宗商品开始回落;四是投资拉动难以为继,不能搞“大水漫灌”,目前期货市场已经回到一个比较理性的状态。
鸿凯投资投研总监江南指出,在2016年黑色商品市场上,多头用三个片段构建了一个完美的故事:供给端收缩、需求端扩张、价格深度贴水。先,供应端收缩来自于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以螺纹钢为例,历史库存数据显示,今年螺纹钢库存远低于往年。价格超跌使得钢铁产业开工率低、库存低,今年上半年螺纹钢供应端明显收缩,带来后期阶段性供需错配。
其次,需求端方面,一季度市场迎来较为密集的刺激政策,包括房地产付降低、鼓励农民工买房、大规模基建投入等,需求因此好转,在3、4月份甚至一度形成螺纹钢“短缺”局面。
第三,价格深度贴水。螺纹钢期货价格低1618元/吨,钢厂大面积亏损,低于成本,也低于主流现货价格;焦炭、焦煤、铁矿石价格也一度呈现深度贴水格局。黑色商品的供需关系改善,价格贴水,形成易涨难跌的格局。
供给侧改革影响将持续
在期货市场上,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还会持续多久?
“供给侧改革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期货市场的影响将贯穿整个2016年。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供给侧改革仍将对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影响,但利好的程度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去产能、去产量,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复产情况、高炉开工率等。”兴证期货研究员林惠表示。
东吴期货研究所所长姜兴春也认为,供给测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长期任务和要求,对于产能过剩的钢铁、煤炭、水泥等高产能高库存行业的影响是长期的。前段时间黑色系主要在资金炒作和供需短期错配的情况下借机发动的突袭行情,所以涨得快,回落也快。未来市场会逐步理性。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则指出,前期产量处于低位时,很多人对供给侧改革给予正向解读,认为产能要下降、产量要下降,对市场供应会形成明显利好。目前来看,因为产量处在高位,不少人又觉得供给侧改革一定要使钢铁企业大幅亏损,才能产生去产能的效益。“我认为还是应该进行中性解读。目前价格调整幅度已很大,很多钢铁企业到了盈亏平衡点,后市只要钢价继续下跌,那么供给侧改革对市场还是有利好影响。后期政策利好程度不可能像一季度,但是政策也不会明显收紧,政策层面对后市影响应该是偏中性。”
展望后市,邱跃成认为,4月除房地产数据外,其他经济数据全面回落,显示一季度经济回升更多是受短期政策刺激带动,表现出明显的脉冲性特征。从供需来看,4月粗钢日均产量创历史新高,钢厂开工率仍在继续提升,后期市场供应压力加大。而市场消费将逐步由旺季转入淡季,供需矛盾依然较大。预计从目前到6月份国内钢材价格难涨易跌,铁矿石价格总体波动区间在40美元/吨-50美元/吨一线,钢铁企业利润空间将继续受到挤压,7月以后有望迎来一波弱反弹,下半年整体低位运行。
那么,谁会是期货市场的下一个风口呢?
高上认为,农产品(0.00,0.000,0.00%)可能“有戏”。一是劳动力成本、种子、化肥、农药成本上升以及土地资源成本上升;二是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极端气候对农产品的影响;三是通胀抬头,猪周期上升;四是相比黑色系商品,农产品短线的涨幅不是很大。
“5月份后市场将全面转向美国天气炒作,行情震荡将更为剧烈。潜在的天气炒作会给美豆提供支撑。粕类是重要的饲料商品,因此下游猪肉等产品价格走高将对其需求提供支撑。短期豆类期货仍将维持偏强震荡走势,近期国内豆粕重建库存,下旬大豆供应压力将逐步传导至豆粕,价格回调压力加大。不过,预期USDA报告将下调南美大豆产量,期价短线维持坚挺,建议投资者逢低重新介入多单。”高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