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新鲜事,以前人们可能想都没想过,而随着大疆无人机、优必选阿尔法机器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切身感受到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大疆、优必选这两家企业,也因此获得了巨大回报。大疆近年来企业年复增长率超过300%,优必选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倍。
在经济新常态下,从供给侧发力,以新技术创造新市场。大疆、优必选的成功,是深圳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深圳经济特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创新驱动创造新供给、提升供给能力,坚持以质量引领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特区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创新驱动 供给能力增强: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超过50%
主动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培育适应新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新功能、新应用、新服务、新体验,有效扩大新型产品和服务供给。
在深圳,这样的例子,不仅仅只有大疆、优必选。
柔宇科技成功研制出全球薄的彩色柔性显示屏,厚度不足头发丝直径的1/5,有了这项新技术,未来的显示屏可以卷起来;华大基因基因测序能力占全球50%左右,有了其推出的国产测序仪,基因测序开始走进普通人家……
供给的能力,由创新的水平决定;巨大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创造新供给的强劲动力。创新,作为深圳的城市发展主导战略,被摆在了与改革、开放同等重要的位置。大疆、优必选、柔宇、华大,都是“深圳创新”的符号。
通过集中突破核心关键新技术、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开放式集聚全球创新能量,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深圳不断提高供给体系“技术含量”,打造新技术供给的“生力军”,不断增强供给竞争力、丰富供给主体。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0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近一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超过50%。
质量引领 供给水平提升:
实施三大专项行动计划扩大中高端供给
大量消费者去国外买“马桶盖”,为什么?
在深圳人看来,当前出现的无效供给、“消费外溢”,实质上是标准、质量、品牌、信誉的提升,跟不上消费升级的步伐。
为此,深圳对标国际一流的供给体系,瞄准中高端需求和细分市场,把设计、标准、品牌作为提升供给质量的三大支撑,实施提升工业设计、打造深圳标准、培育自主品牌三大专项行动计划,不断扩大设计优、标准高、品牌好、信誉强的中高端供给。
通过对用户生产生活的痛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满足用户需求甚至引导用户需求,把用户的问题解决了,市场也就水到渠成地打开了。
华为高端旗舰智能手机P9的热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款手机把华为技术与德国莱卡光学、图像技术结合起来,成为抢占高端手机市场的一把利剑。
正是借助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华为手机的质量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2015年占领中国智能手机份额的24.4%,成为一个站稳高端市场的国产手机品牌。
转型升级 供给结构优化:
形成“三个为主”的产业结构
从“只有5个脑袋加上20万元钱”,到获3000多项专利、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只用了5年多时间。
“‘光启神话’,折射出深圳在产业布局上的超前视野。”新华社日前在《创新驱动未来——深圳启示录》的长篇报道中专门谈到。
的确,为实现更高水平有效供给,深圳毫不动摇地坚持转型升级,坚持存量供给优化和增量供给优质并举,一步步引导企业和产业走向价值链、产业链的中高端。
目前,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达2.3万亿元,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接近60%,优势传统产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2015年未来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
产业结构体现供给结构,深圳已形成“三个为主”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也正是通过转型,深圳产品在全球供给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目前,中集登机桥和集装箱产量多年保持世界一个,迈瑞监护仪产品产值位居全球第三,研祥特种计算机的市场份额连续7年位居同行业全球第三。
创新制度 供给环境完善:
“三大政策”精准发力为供给“加力”
企业是供给的主体,创新是关键,人才是支撑。
今年3月底,深圳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三大政策”,共180条措施。
“三大政策”聚焦供给侧的关键环节,直面当前特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全方位加大支持力度,深层次挖掘和打造制度红利。
着力加大精准性、组合型政策供给,以政策创新为供给“加力”,深圳“气魄”赢得点赞。
为进一步完善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供给环境,深圳还努力用权力的“瘦身”激发供给主体的“活力”,以政府职能转变作为突破口,加快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部门权责清单。
同时,针对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深圳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系列政策措施,以要素优化配置,着力促进供给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