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案围绕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多地明确了去产能、去杠杆的目标,鼓励农民买房成为多地房地产去库存的重要手段,各地还打出“组合拳”以降低企业成本,并对于本地区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补齐短板的政策。
5月8日,山西太原,民众在超市选购进口商品。 中新社记者 张云摄
多地出台供给侧改革方案
5月1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指出,党中央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后,各地区各部门认识不断提高、主动开展工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许多地区研究制定了综合性方案和专项方案,成效逐步显现。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山东、安徽、浙江、重庆、四川、贵州、广东、湖北等地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性方案,江苏、上海、天津、甘肃、山西、青海等地出台了具体领域的专项方案。
观察各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均围绕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提出具体措施。如,山东省18日对外公布《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多达40条政策措施。
资料图。中新社发 韦亮 摄
去产能
——多地明确去产能具体目标
梳理各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去产能往往被列为要任务。多地的方案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明确了压减过剩产能的具体目标。
作为煤炭大省,山西省近期印发《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
广东要求,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生产能力,将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湖北提出,压减全省钢铁过剩产能200万吨、煤炭过剩产能800万吨,力争3年完成;江苏明确,2016年退出和压减煤炭产能600万吨,压减钢铁(粗钢)产能400万吨。
在去产能过程中,不少地方提出了清退“僵尸企业”的时间表。如,广东提出,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安徽也提出,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湖北明确,力争到2020年,全省僵尸企业基本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