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企业自生力

2016-06-16 09:43870
        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有特殊之处,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性失衡,生产过剩和短缺并存,有效供给不足。这种结构性失衡源于三点:一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路径依赖”,许多出口型企业是典型的“订单生产”模式,如果国外需求萎缩,生产过剩危机立显。二是政府隐性担保,包括财税补贴、融资便利和稳定市场份额等。这类型企业缺乏市场“硬约束”,容易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三是需求结构性变化,居民需求从数量转向品质。
       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关键点放在提高企业自生力上。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是”供给改革“成功的一个范例,其特点有两个:一是改革的落脚点为企业,致力于提高企业生存力;二是改革措施,包括为企业减负、推动资产重组和放松生产管制等。改革的逻辑是,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发展就意味着就业增加和居民收入增长,进一步带动需求增长。因此,抓住企业,就抓住经济增长的命脉。实践证明,这次改革成效突出。
       增强企业自生力,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减法是消除企业生产的各种束缚和负担,加法是为企业生产创造各种便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减负。这是增强企业自生力的前提。重在减掉其政策性负担,主要集中在税费、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社会责任等方面。先,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据估计,“营改增”能实现减税5000亿元,但对于全国4000万中小企业而言,平均减税约为1万元,明显力度不够。因此,需要在“营改增”的基础上,推行出口退税等一揽子减税政策。同时,要将普适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相结合,对需要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行业采取特殊的税收减免政策。其次,降低企业生产性负担,特别是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强制性、过高的社会保险缴费率是企业用人成本上升快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两年,土地成本也成为沿海地区企业迅速上升的负担。改革开放初期处于招商目的而签署的土地租赁合同纷纷到期,土地所有者纷纷提高土地租赁价格,快速上升的住宅价格更是推高了工业用地价格。再次,减轻企业社会负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是一个长期性改革任务。一些国有企业承担了解决社会就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协助政府融资等不属于企业正常生产营运范围内的职责。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开始推广到非国有企业。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后,必然要求政府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补贴。长此以往,这种合作模式必然异化企业自身定位,导致企业发展对政府补贴形成依赖性,进而弱化其自生力。
       其二,鼓励创新。政府着重在三方面努力: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合理设计有利于企业研发的税制结构,支持企业研发相关设备进项抵扣,支持企业灵活处理研发固定资产折旧。提高政府对产业研发投入力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创新补贴,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通过研究补贴的形式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力度。其次,鼓励企业创新型人才建设。尊重企业家个人财产权,激发企业家精神。保护知识创新参与分配的权利,畅通科技人才进入企业的渠道。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方便。再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其三,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市场退出机制是企业自生力的外在压力。要严格执行《企业破产法》,鼓励企业之间进行资产重组。当前而言,资产重组的重要内容是淘汰“僵尸企业”。“僵尸企业”资不抵债,自生能力差,但由于银行等借贷者和政府的支持而避免倒闭。这类企业占有大量的实物资源、金融资源和市场空间,但资源利用效率极低。淘汰“僵尸企业”,推动资产重组,需要坚持市场主导。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成本由谁来买单?这就需要配套推进相关改革,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划分。在经济下行阶段,地方政府税源缩减,可支配财力在同等事权下捉襟见肘。例如,为企业减负,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势必进一步弱化地方政府财力。解决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中央将部分地方统筹的事权承接过来;二是赋予地方更多的财力。第二种思路需要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如果短期内不能进行重大财政体制改革,那么至少要在税收分成方面有所行动,提高地方政府的分成比例。同时,要重建改革激励机制,为积极改革者保驾护航。(朱名宏 陈剑 作者分别系广州市社科院党组副书记、研究员和副研究员)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526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6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584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570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

0评论2017-10-31615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24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364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38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05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