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直击GMIC:飞贷用移动互联推动信贷供给侧改革

2016-05-03 13:301020
   428,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球互联网的领袖们如FACEBOOK、腾讯、百度等齐聚本次峰会,共同探讨移动互联对世界的积极改变。飞贷金融董事长唐侠也受邀发表了主题演讲,对移动互联时代信贷供给侧改革如何开展做了深度解读。

 

  中国,已经出现信贷供给失衡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的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600万家,占工商注册总量的94.15%,他们的税收贡献占所有企业的50%,GDP贡献超过60%,出口贡献超过70%,就业贡献超过80%,但是在这5600多万家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较大,但只有5%的能够勉强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而中国金融机构年贷款余额高达99.36万亿,其中仅17.5%流向小微企业。

 

  当前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不是资金不足,而是由于传统金融机构还没有对小微企业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风控体系,也没有针对小微企业特殊信贷需求的产品,才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资金不能有效的流向小微企业。要推进信贷供给侧改革,不是靠增加信贷总量,而应该靠风控和产品体系创新去打通资金流向问题。使得小微企业能够顺畅地得到急需资金,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式的P2P并未解决信贷供给失衡问题。P2P是借助互联网向百姓募集资金,试图替代传统金融的资金,但是由于与传统金融一样,风控和产品并未创新,他们募集的资金没有有效流向需求端—小微企业。因此他们并不能解决信贷供给失衡问题,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这也就是飞贷金融为什么从来不碰P2P的原因之一。飞贷金融先与国内大型的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进行合作,引入它们庞大的资金流,再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风控和产品创新。

 

  例如在风控体系上,飞贷凭借多年信贷领域的经验和大数据积累,并整合了“云计算”、“人脸识别”、“设备指纹”、“机器自动学习”等前沿先进技术,利用“大数据挖掘和建模”、“评分分级”、“决策引擎”等工具,建立起了特的“天网”风控体系,有效防控开放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业务面临的欺诈风险、信用风险!

 

  在产品上,飞贷通过观察借贷需求的客户,发现他们向传统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申请难、获批难、用款难、还款难、再借难。由此带来了用户体验过程中繁琐的证明材料、多环节的时间等待、高昂的沟通成本、期限固定等痛点问题。飞贷推出了“随时随地、随借随还”的全球一个个手机APP贷款产品,只需要在手机下载“飞贷APP”,五分钟,四个步骤,就可以完成全部的贷款申请和审批。“随借随还”则实现了客户可以任意选择提款金额、任意选择还款期限、部分或者全部提前还款、任意延长或者缩短还款期限、任意选择和调整还款日等功能。

 

  这意味着:想用款的时候随时都可以用,在额度范围内,想用多少钱就可以提多少钱。可以随时归还,可以是全部归还,也可以部分归还。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贷款“用款难、还款难”问题。

 

  更特殊的功能是“一次授信,终身使用”,飞贷会给你一个终身可用的额度,当你不提款时,不产生任何费用。同时,飞贷通过定期更新顾客的信用数据,依此来动态调整用户的额度和费率,彻底解决了传统贷款“再借难”的问题。真正实现解决了传统信贷产品“申请难、获批难、用款难、还款难、再借难”的五大难题。

 

  凭借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小微企业主的信贷风险进行精准评估,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风控体系的不足,从而使让传统金融机构可以放心的把钱借给需求方,因此赢得了众多传统金融机构的支持与合作。这也是飞贷资金来源于传统金融机构,从来不碰P2P业务的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针对小微企业主贷款的痛点出发,飞贷创新运用手机APP贷款,使得他们贷款方式更加快捷方便,免去了繁琐的手续和精力,赢得了顾客的选择。

 

  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式,飞贷成为了传统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主之间的连接者——手机APP贷款,将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有效的导流至小微企业,从而实现多方共赢,并推动了中国的信贷供给侧改革。飞贷的先进模式,为中国信贷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的改革启示。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用移动互联推动信贷供给侧改革”

 

  一个部分失衡

 

  但凡供求关系出现问题,供给无法满足有效需求时,一般都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总量方面的合理,另一个是在结构方面的平衡。在金融的信贷领域也不例外,对大中型企业的信贷供给,这是现有金融体系的重心,也是它们的专长,但是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现在仍然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l我国的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600万家,占工商注册总量的94.15%,他们的税收贡献占所有企业的50%,GDP贡献超过60%,出口贡献超过70%,就业贡献超过80%,但是在这几千万家小微企业中,只有5%比例的融资需求者能够勉强获得银行体系的信贷服务。

 

  l从供给侧来看,2015年年末,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为99.35万亿,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36.23万亿,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对两者的分别占比为12%和17.4%。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信贷供求关系急需改善的问题,不是出在总量的供给方面,而是出在结构上的失衡。尽管国家也花了很大力量想解决,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l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为什么会那么困难?我认为,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个是风控体系,一个是产品体系。

 

  先是风控体系。大中型企业的信贷风控体系和小微企业的信贷风控体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控技术。大中型企业的信贷风控体系的建立是基于“硬”信息,这些“硬”信息主要包括基本真实的财务报表、抵押和担保、信用评级等可精确量化、方便查证、便于传递的数量信息。小微企业的信贷风控体系的建立是基于“软”信息,这些“软”信息包罗万象,甚至包含微小企业主的个人品质和嗜好、家庭结构、稳定性以及还款意愿等等,与“硬”信息刚好相反,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没有抵押和担保、没有信用评级,难以精确量化、不便于传递,我们叫做质量信息。在风控体系建设方面,处理“软信息”的难度系数要远远高于处理“硬信息”。传统金融机构对“硬信息”的处理具备优势,但对“软信息”的处理处于劣势。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专门针对于小微企业及企业主贷款的风控体系,又要满足小微贷款的庞大需求,信贷风险一定不会低,金融机构当然存在诸多的顾虑。

 

  其次是产品体系。小微贷款一般都存在“短、小、频、急”等非标准化信贷产品的需求特点,而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信贷产品体系。如果要满足小微贷款的“短、小、频、急”等非标准化信贷产品的需求,需要改造的地方实在太多,困难太大!

 

  所以说,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传统的金融机构要打通通向小微信贷的风控体系和产品体系,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说都存在较大的困难。

 

  国家一直在鼓励金融改革,推动互联网+,在这种大的环境下,P2P公司风起云涌。但以P2P为代表的所谓的中国式互联网金融公司,真的能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吗?我的答案是不能!问题是出在互联网吗?当然不是。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在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逻辑方向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前面经过分析知道,既然小微信贷供求关系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失衡而不是信贷资金总量的问题,而究其根本性又是产品体系和风控体系的不匹配,那我们就应该将创新的方向指向这两个方面。中国的P2P虽然大多数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但是它的主要创新力量并不是指向真正造成信贷供求结构失衡的信贷产品体系和风控体系,而是试图借助互联网方式来获得理财资金,并成为银行信贷资金的替代者,终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自融、假资产、资金链断裂、跑路等现象频频出现。近国家开始对中国式的互联网金融乱象进行整治,重点是P2P,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部分飞贷推动信贷供给侧改革的逻辑

 

  既然小微企业及企业主的信贷需求巨大,既然信贷供给总量不是主要问题,既然传统金融机构因各种主客观原因,又一时难以解决相关的产品体系和风控体系,那么飞贷金融的创新方向就选择在这两个方向上。

 

  我们飞贷通过产品创新,打造了一款“随时随地、随借随还”的手机App贷款,让需求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起借款申请并即刻获得信贷额度,解决“急”的问题;让需求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起提现或者还款,解决“频”的问题;让需求者可以随时随地的任意设置自己的借款期限和提款金额,解决“短、小”的问题。需求者通过飞贷的手机App,在手指间可以轻松简单的获得各种个性化的信贷服务,但包括飞贷在内的所有供应商在后端就必须辛苦的快速摆动双脚。我们发现,要打造基于处理“软”信息和质量信息的小微信贷风控体系,必须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解决众多数据的整合问题,解决大数据的计算问题,解决需求者数据的安全问题,解决数据库的存储和稳定性问题,解决刷脸认证和电子签名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小微信贷“短、小、频、急”这些非标准化信贷产品的特需求。

 

  飞贷金融至今为止从不碰P2P,从不在金融体系之外建立立的资金端,在业务边际之内专注于将自己打造成为现有金融体系供求双方的产品连接者、风控连接者、科技连接者。作为连接者,飞贷连接了市场的小微贷款需求和金融机构资金供给。需求者通过飞贷手机App提交需求和各种信息,飞贷利用互联网技术同步进行加工、筛选、计算和判断,并将需求和判断结果与金融机构进行互联和对接,终由金融机构完成对需求者的快速放款。

 

  第三部分趋势与未来

 

  说到趋势,因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未来的信贷发展会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l大数据会更加丰富并共享;

 

  l信贷服务会去时空化,表现为“随时随地”;

 

  l信贷产品会更加非标准化,表现为“随借随还”;

 

  l信贷管理会更加灵活和动态化,表现为以风险来定价,信贷额度动态调整。

 

  说到未来的竞争格局,只要坚守各自的业务边际,新型的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与现在的金融机构就一定能够“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小微信贷供给侧的变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678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7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721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713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

0评论2017-10-31748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46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423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43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36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