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粮食供给侧改革 湖南如何改?强化产能基础 优化产品品质

2016-05-03 10:58750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要取得明显进展,粮食产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湖南农业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难题主要在供给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有效供给没能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导致粮食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另一方面是不合理的供给结构给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宗林提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立足湖南当前实际,产粮大省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强化粮食产能基础,主攻单产,确保粮食安全;二要走高效安全绿色发展之路,优化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

  水稻是中国人主要粮食之一,作为内陆粮食主产区和水稻生产大省,湖南省多年来保持着国内水稻生产面积和总产量一个的位置。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湖南省的粮食产量约300.30亿公斤,其中水稻产量264.48亿公斤。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宗林说,这一数字创下湖南省粮食产量新高,自此,湖南粮食自2012年站上300亿公斤的台阶上以来,2014年、2015年又连续两年达到300亿公斤。

    近几年来,湖南连续启动低收购价政策,有利于农民增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眼下粮食市场国内储备多数库点高仓满储,国外进口低价稻米有增无减,给农民种粮增收带来了巨大压力。

    从粮食生产和流通来看,对比发达国家,湖南种粮用工时间多。如日本机械化种田,种一亩田平均不到2个工日,湖南平均要5—6个工日。对比发展中国家,湖南种田用工贵。如越南和缅甸,种一亩田虽然平均要9-10个工日,但这些国家一个工日仅需20元人民币。

    大米流通市场上的泰国、日本高档米,价格是湘米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高档的泰国香米价格每公斤几十元,日本的月光米每公斤则卖到200多元。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称,湖南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要向发达国家看齐,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幅减少劳动用工,降耗增效。

  扩大高档优质稻占比

    米质好不好,主要看品种。据优质稻育种专家赵正洪介绍,湖南已有一些高档优质稻品种,如玉针香、农香32号、湘晚籼17号等,米质都达到国标一等,各项指标堪比高档泰国米。但这些高档优质稻在湖南全省占比还太少,其影响主要在省内,没有形成品牌优势。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集中资金、技术等各方面要素,加快扩大高档优质稻的占比。

    作为杂交水稻的故乡,湖南省努力改良杂交稻,现已培育出产量高、米质优的杂交优质稻。2015年,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推的几个杂交优质稻,其米质已达到国标二等。

    眼下,湖南育种专家正在从杂交稻的父本、母本两方面优化,嫁接优质的种质资源,培育高档杂交优质稻。“一旦高档杂交优质稻培育成功,既有产量优势,又有品质优势,湖南米将再展雄风。”粮油专家钟武云称,借助杂交稻在世界的影响力,湖南有望打造超级优质大米品牌,带动农民增收。

    粮食供给侧改革,要把粗放生产方式扭过来。以往过度追求产量,采取大肥、大药、大水的粗放式生产,不但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益,还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只有扭转这种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走高效安全绿色发展之路,做到精准高效施肥、用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才能产出优质大米。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压缩粮食生产。 “今年的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次没有对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出指标要求。”刘宗林解释,这是根据该省粮食结构性过剩做出的重大决策,但这并不等于可以放松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湖南的职责。文件提出了“强基础、优品质、提单产、增效益、稳总产”的粮食生产发展思路,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

    对湖南来说,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粮食产能是前提和基础。在当前种粮效益偏低的情况下,粮食如何稳产能?

    刘宗林介绍,政府加大投入,整合多渠道资金,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推进105个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要建成高标准农田3000万亩以上;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力争全省粮食高产创建面积突破2000万亩,到2020年全省粮食产能达到315亿公斤左右。

    抓粮食生产,稳定面积是重点。对传统双季稻区,推广“早稻超级稻+晚稻优质稻”模式,兼顾应对进口大米冲击,产出与泰国香米竞争的超泰湘米。在大湘西一季稻区,推广“一季稻+再生稻”,一季投入两季产出在;南县、汉寿、新化、桂东等县地势低洼的稻田推广“稻+鱼”“稻+小龙虾”“稻+鳖”“稻+泥鳅”等模式,种养结合的模式既能稳定粮食产能,又能促进农民增收。

    随着种粮三项补贴改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新增资金将集中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全省投入可增加7亿元左右,扶持新型生产主体和服务主体,推动粮食生产组织转方式,实现“少数人种多数人的田,少数人帮多数人种田”,从而提高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效率。

    按照湖南省农业委员会设定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湖南粮食年播种面积稳定在750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300亿公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3:1。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678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7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721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713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

0评论2017-10-31748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46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423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43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36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