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塑料瓶装饮料加热后会对人有害吗 专家:这种饮料不要经常喝

2015-12-15 09:462890
 核心提示:华商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在西安市互助路、火车站、翠华路、土门十字等地,尤其是各客运站和医院附近,均有便利店、小超市以及街边摊点用锡锅、电饭锅等容器对饮料进行加热,好多都是底下有个煤炉子,饮料放在持续加热的水里。饮料加热会不会析出不宜为人体吸收的物质呢?记者在市场上购买了一些被摊贩们经常加热的品牌饮料,请专家们进行了一次实验。
塑料瓶饮料加热后会对人有害吗

    专家:这种饮料不要经常喝,即便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5℃,而且不要长时间加热
 
    冬季来临,随着气温降低,许多商家和街头摊点将饮料加热后售卖。塑料瓶装饮料经过加热,会不会造成口感上的变化?塑料瓶会不会因加热析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口感上的变化因人而异,但加热应该会有物质变化吧。”西安市民周先生说,有一次他要出门,把刚烧好的热水倒进一空塑料瓶中,结果“瓶子发出一股味,底部就蔫软在了一起”。还有市民表示,冬天了饮料固然不宜凉着喝,可加热是不是适宜,也应该搞个清楚,让人“喝着放心”。
 
    华商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在西安市互助路、火车站、翠华路、土门十字等地,尤其是各客运站和医院附近,均有便利店、小超市以及街边摊点用锡锅、电饭锅等容器对饮料进行加热,好多都是底下有个煤炉子,饮料放在持续加热的水里。饮料加热会不会析出不宜为人体吸收的物质呢?记者在市场上购买了一些被摊贩们经常加热的品牌饮料,请专家们进行了一次实验
 
    实验时间:12月4日~8日
 
    实验地点: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
 
    实验人员: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西安交大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唐玉海教授及其团队
 
    实验项目:塑料瓶装饮料(水)加热后是否有物质析出
 
    实验对象:市场上常见饮料12种,分别有纯净水、矿泉水、茶饮料、碳酸饮料、奶、橙汁等种类
 
    实验方法:取饮料(水)的1/3作为实验参照物,把剩余瓶内的2/3饮料(水)分成3份,分别加热至35℃、45℃、60℃后进行色谱峰检测。色谱法又称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简单的说,在本次实验中,采用色谱法可检测出有无物质的析出。
 
    实验结论:通过对样品的加热发现,所有样品在加热至35℃时,未发现有物质析出;在45℃以下加热且时长15分钟以内,也未发现有物质析出;当加热至45℃时,有一种饮料出现微小的物质析出;加热至60℃时,有3种饮料出现物质析出,其出现频次为1-2次。
 
    唐玉海教授解释,在给“怡泉+C”加热至45℃时,有一个异常小峰,对此,不应简单评判为有物质析出,因为这种饮料有维生素C,而维生素C是较活跃的化学元素,在加热的条件下会比较敏感,所以才会出现一个异常小峰。
 
    另外,即便个别瓶装饮料加热到一定程度出现异常,其原因也可能存在多种情况,并不能完全肯定是塑料瓶中塑料辅剂的析出物。
 
    专家建议:虽然实验中析出物较少,但唐玉海仍建议不要长期饮用塑料瓶装的加热饮料,即便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5℃,且不要长时间加热。如果想喝热饮,好把塑料瓶中的饮料倒在玻璃杯、陶瓷或不锈钢材质的容器中加热会更加安全。
 
    塑料瓶底上的数字代表啥
 
    唐玉海告诉华商报记者,市场售卖的许多饮料、矿泉水的瓶底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上面标有数字1-7,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材料。
 
    “1”即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般装饮料的塑料瓶都是这种材料,可耐热至70℃,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使用10个月后,或在暖柜中存放数天,反复加热的情况下,还可能释放出致癌物;
 
    “2”是HDPE(高密度聚乙烯),目前超市和商场中使用的塑料袋多是此种材料制成,可耐110℃高温;
 
    “3”是PVC(聚氯乙烯),这种材料的塑料制品在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出有毒有害物质,有毒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容易致癌;
 
    “4”是LDPE(低密度聚乙烯),目前保鲜膜、塑料膜等都是这种材质,在温度超110℃时会留下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
 
    “5”是PP(聚丙烯),现在的微波炉餐盒基本采用这种材质制成,耐130℃高温,可重复使用;
 
    “6”是PS(聚苯乙烯),主要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既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不能盛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
 
    “7”是PC,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
 
    “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塑料释放出有害物质的可能性会逐渐增高。特别是PET塑料瓶中的聚酯成分,会随着不断加热而释放出来,从而产生致癌物质,对肝脏和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危害。”唐玉海说。 华商报记者 潘京 实习生 朱其麟
 
    食品塑料包装使用小贴士
 
    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可谓相当广泛,其中人们关心的还是餐饮中用到的塑料制品是否安全。比如吃早餐时烫手的塑料杯是否安全?微波炉加热时是否能盖上保鲜膜?……我们来看看相关媒体实验的结论吧。
 
    1.盛粥、豆浆等的一次性塑料杯多属PP材质,耐热温度高达130℃,即使在沸水中加热也是安全的。
 
    2.保鲜膜、保鲜袋等耐热温度只有110℃,因此不建议在微波炉内加热食物时使用,因为很难保证食物不被污染。此外,在包裹与油脂性食物时,即使冷藏冷冻或室温,时间较长后,其溶出物都会明显增加。
 
    3.食品打包、外卖配送中使用较多的塑料碗、盒,在质检部门抽检时表现差强人意,合格率仅6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蒸发残渣(正己烷)不合格。若与食品中所含的水、醋、油等相互溶解,随食品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肝系统病变等多种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细胞癌变。因此慎用一次性塑料餐盒打包剩饭剩菜,特别是油性较大的食物。也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饮具。
 
    建议市民购买塑料制品时,先看产品信息,按产品包装上注明的使用温度、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保存期限等使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2016年玉米新政策将如何影响后市行情
现在正处于玉米政策的剧烈变化时期,临储政策、拍卖政策、东北深加工补贴政策等都可能给玉米市场带来巨大的波动,虽然国内的政策

0评论2016-03-14507

网传沃尔玛超市货架售空要撤出吉林市?合作商家:确实有消息!
  沃尔玛超市内部分货架的商品已经售罄。  松花江网讯(微信部集体采访) 3月10日,有网友报料称,位于吉林市财富广场的沃

0评论2016-03-14584

千余名乘客与公交人签名 对一次性木质筷子说NO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越来越多人在植树节这一天植草种树,为地球贡献出一份绿色。由于近几年一次性筷子的大规模生产,大

0评论2016-03-12470

田野盛开致富花
上万个黑白相间的树桩亭亭玉立,一朵朵水灵灵的平菇破膜而出、娇嫩新鲜。凭着种植蘑菇的手艺,东丰县大兴镇福利村农民每年增收10

0评论2016-03-12482

双手编出多彩生活
三月的岭城,春寒料峭,走进长岭县残联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服务中心,这里却是温暖如春。长岭县第五期残疾人珠编培训班开班了,来

0评论2016-03-12460

扶余“棚膜发展”繁荣兴旺
  扶余市把棚膜经济作为改善民生、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全力加快棚膜经济建设,落实目标

0评论2016-03-12494

辉南新型农业经营体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辉南县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市场观念不断增强,生活水平稳步攀升。辉南县借此契机因势利导,在巩固

0评论2016-03-11268

小笤帚扎出致富路!
走进大安两家镇同发村的笤帚加工厂,立刻被眼前忙碌情景所感染:室内,十几名村民挑糜子、系线绳、麻利地削着糜子秆,转眼间就变

0评论2016-03-11294

“洮南香酒”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对洮南香酒正式实施地理标志保护。这是白城市又一个获得国家公告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截至目前

0评论2016-03-10268

查干湖鱼热销全国!
近年来,查干湖声名鹊起,查干湖冬捕格外引人关注,来查干湖冬捕现场一饱眼福,体验一下北方冰雪的乐趣,尝一尝鲜美可口的全鱼宴

0评论2016-03-1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