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碳酸锂价格飙升疑云 人为炒作明显

2015-12-14 15:581110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11日已经有多家企业对电池级碳酸锂的报价超过了10万元/吨,甚至有企业喊出了要求现款现货12万元/吨的价格。

  接受导报记者采访的内业人士表示,此轮碳酸锂的涨价有供需缺口加大的原因,锂价格的上涨只是短暂性的。国内动力电池需求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锂矿企业的产能没有被充分释放,然而这种情况将很快得到缓解。电池行业在分享产业盛宴之时,上游的材料趁势涨价可以理解,但并不像市场上反映的那样。锂资源供不应求或严重短缺的说法,更多是一种炒作。

  一天涨幅超2万元/吨

  “现在,电池级碳酸锂均价10.5万元/吨,而8日碳酸锂参考价为7.78万元/吨,与12月1日相比,上涨了12.43%。”生意社分析师赵莉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已经有厂家喊出了现款现货12万元/吨的价格。”

  按照赵莉的说法,碳酸锂价格全年处于上行趋势,9月底较年初涨幅达14.03%。从10月底开始价格呈直线上涨,进入快速上升期,较9月底涨幅达73.15%。进入12月,国内碳酸锂市场行情依旧偏高,厂家大都现货较少,部分甚至处于无货状态,导致碳酸锂供不应求,短短11天总体涨幅高达20%以上。

  导报记者也注意到,今年年初碳酸锂的价格在4.3万元/吨,10月27日的价格也仅在4.7万元/吨左右。随后的一个月进入了疯涨模式,11月5日报价5.2万元/吨;11月14日报价6万元/吨。进入12月份后,一天的涨幅超过了2万元/吨,8日的报价在7.78万元/吨,9日就涨到了10万元/吨,而11日又有企业给出12万元/吨的报价。

  在赵莉看来,此轮上涨有供需缺口加大的原因。今年3月,锂资源产量占全球60%的南美锂三角暴发严重洪水,导致占全球市场份额27%的大卤水提锂商SQM在阿塔卡玛盐湖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国内的生产制造商带来较大影响,供给收缩为锂需求缺口埋下伏笔。

  与此同时,当前国内卤水提锂实际产量为1.6万吨/年(设计产能3.7万吨/年),产能无法完全释放。

  在券商11月初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从年初的4.2万元/吨上涨到6万元/吨,新能源汽车已到爆发的临界点,供需缺口引发碳酸锂价格上涨已经确定———行业每年新增需求大概2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在需求结构中占比的提升,整个行业的需求会加速。”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是1.7万辆,与前4年产量总和相当;2014年达到8.4万辆,同比增长4倍;今年前3季度则进一步扩容到15.6万辆,同比增长3倍。有研究机构预计,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销量或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50万辆左右。而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政策也会层出不穷。

  “正因为有这个远景规划,新能源汽车的上游锂电池被热炒,其基础原料碳酸锂价格持续大涨。一辆纯电动车的成本里,锂电池能占到一半。”赵莉分析说。

  行业或陷过度炒作

  在赵莉看来,除了上游产能缩减、下游需求量增大的原因,行业内或存在着炒作碳酸锂价格的现象。

  据导报记者了解,部分厂家无货有价,虽已完成年底订单,但不排除会肆意哄抬价格,工业级碳酸锂甚至报价13万元/吨,与当前工业级均价7.94万元/吨相比,虚高一倍。

  一名长期关注新能源的投资人士表示,碳酸锂行业本身也具备暴涨的条件。行业的格局比较好,上游很集中,下游很分散,仅我国的锂离子电池企业就有500多家,由此导致上游的议价能力很强。“锂行业是资源依托型行业,全球锂矿供应由几大巨头控制,国内锂矿供应偏紧。目前国内大部分锂矿由国外进口,资源依托性使得中游锂盐产出乏力,刺激锂盐价格上涨。”

  中国电池网CEO、锂电“达沃斯”秘书长于清教认为,不排除资本市场人为过度炒作嫌疑,市场炒作已经过度透支预期和市场实际,呈现出非理性态势。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和高品质动力电池的紧缺固然与锂盐有直接关系,但并非是影响动力锂电池的一个因素。

  “如果去年国内消耗6.6万吨碳酸锂,把氢氧化锂国内消费的也折过来,大约有47%用在电池行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秘书长张江峰分析说,“根据上半年的调研,今年国内正极材料对碳酸锂的需求应该在4.5万吨左右。”

  而从2014年国内锂资源开发现状来看,无论是锂辉石提锂还是盐湖提锂,产能是过剩的;从国外巨头来看,目前国外产量大的是SQM,产能达到4.8万吨。FMC的产能是3.2万吨,预计今年产量可能要小于去年的2.2万吨。从国外锂辉石矿产资源和盐湖提锂产能来看,虽然短期供应趋紧,但储量和未来几个月的市场供应量十分充沛,预计明年春天后产能会逐渐过剩。

  于清教认为,碳酸锂产品虽存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壁垒,但我国具备可开采价值的盐湖不少,同时行业的壁垒正逐渐削弱。另外,行业目前超过100%的高毛利率(2015年年初维持在3.8万-4.2万元/吨)必然也会吸引更多游资跟风,长期来看这对行业发展是不利的。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六)
六、吉林铁合金厂最值得保留的部分及价值分析1、生产厂房部分图24 1962年建成投产的亚洲最大铁合金生产车间——吉林铁合金厂三分厂2、附属厂房部分较为典型的建筑有始建于1953年的吉林铁合金厂动力分厂第一循环水泵站(含地下部分)和缺少建筑美感的水塔。动力分厂第一循环水泵站由全套苏联设计图纸而来,60多年来周围历经扩

0评论2024-10-29165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五)
五、吉林铁合金厂的未来2010年,吉林市启动哈达湾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2014年,哈达湾老工业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地处哈达湾的吉林铁合金厂,现有土地188万平方米,计划由工业四类地转商业用地。2017年,在整体搬迁前,吉林铁合金仅剩下一分厂等少数电炉还在维持生产。图17 2015年企业改制

0评论2024-10-29176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四)
四、吉林铁合金厂的附属设施60多年来,吉林铁合金厂建起了多所幼儿园、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一中学(吉林一中分校曾在此办学)、第二中学(普通初、高中)、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职工大学等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还有自己的“枫叶”牌汽水厂、液化气站和哈达百货大楼等福利机构。由于厂区占地面积较大,从工厂西门到北门

0评论2024-10-29175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三)
三、吉林铁合金厂的辉煌在6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吉林铁合金几经扩建、技术改造、体制创新和股权重组,已经发展成为集生产科研、工厂设计、设备制造与安装、情报咨询、技术服务、内外贸易于一体的全国铁合金行业龙头企业,曾经是中国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优、开发能力最强的铁合金生产与供应基地之一。吉林铁合金厂生产能力

0评论2024-10-29170

在吉林寻找“156”项工程(二)
二、吉林铁合金厂发展历程据《吉林铁合金厂志(1953-1990)》第一卷记载,1952年,以前苏联总工程师布里科夫为组长的铁合金厂专家设计组在选址勘察时,对吉林哈达湾的评估意见为:“位于哈达湾车站附近,铁路交通便利;东距丰满水电站仅二十公里,用电方便;北临松花江,供水、排水问题均易解决;东临电极厂,较为经济。缺

0评论2024-10-29165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催生10万亿巨大市场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理事、禄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莫志禄28日在北京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许多传统行业增长放缓,

0评论2016-03-12548

吉林石化同比增利9亿元
3月11日,从吉林石化经济活动分析会传来好消息,今年前两个月,公司炼化业务实现利润4.56亿元,同比增利9亿元,增利幅度达200%。

0评论2016-03-12613

吉林经开区推进精细化工产业
吉林经开区总投资超30亿元的吉林康乃尔公司6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便紧锣密鼓地推进。这是吉林经开区今年实施的50项投资5000万元以

0评论2016-03-10636

化工上市企业有喜有忧 2016年迎接新挑战
2015年全球石油价格一路下滑,截止去年12月底,石油价格下跌到30美元/桶,下滑原因,一是拒绝减产,采取保障市场份额的策略,沙

0评论2016-03-0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