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5-26 09:077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热门的经济话题,也是艰巨的改革任务。本期我们邀请的五位专家,分别从准确把握内涵、抓住推进关键、提高供给质量、瞄准工业主阵地、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织制度创新等方面讲政策、理思路,出主意、提建议,旨在使读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识更深入、思路更清晰、工作有抓手。在我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国家改革全面深化的标志性战略部署,也是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改革需闯关的省份贯彻中央决策关键性的战术动作,把握好战略意图从而增强积极性主动性使命感固然重要,但更为迫切的是需要在“知”的基础上,准确、规范、创造性地“行”,使改革政策起步、落地。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啃硬骨头的勇气、胆识和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硬中之硬更需要壮士断腕式的雄心和打破坛坛罐罐重置发展优势的侠肝义胆,只有下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方能舍弃眼前的小利小义而赢得长远大利大义。否则,缩手缩脚、畏畏尾肯定错失良机、因小失大。这种勇气和胆识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培育并付诸行动的,是需要全社会的共识来支持的。下期建言我们将更具体深入地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政策支点和五大具体任务,欢迎大家深度参与、高度关注。

联系人:甘肃省委党校科研处康继尧

邮箱:kjiyao@163.com

联系电话:0931-776522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内涵

高新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和关键战术,准确理解和把握其政策内涵是推进改革的前提。

一、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主题。围绕“改革”这一主题,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供给侧”,它与“需求侧”相对应,是指改革的切入点;二是“结构性”,它与“总量性”相对应,强调改革的发力点。简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侧入手,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着眼点,围绕结构调整这一核心,用改革的办法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一是要形成新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企业家、创业者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培育新动力,通过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通过全面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发展新产业,即一方面要尊重和顺应市场规律,及时淘汰过剩产能,化解经济泡沫,避免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等。

二、为何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短缺”的背景下,以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速增长,得益于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的有力拉动,尽管不同年份中“三驾马车”的贡献有大有小,但“三驾马车”总有一驾或两驾马车动力比较强劲,可以弥补其他马车出现问题而带来的动力不足问题。但发展到今天,“短缺”的大背景已成为历史,“三驾马车”都呈现出疲乏的态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全面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就必须摒弃既往“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刺激需求的做法,正视存在于经济深层次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用改革制度的真办法,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可以说,改革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因为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了所有重要的制度改革领域,如行政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土地制度、企业制度、财税制度、金融制度、价格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生态制度等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过去注重需求端思路的重大调整,绝非一项短期政策变化。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上要把握好“五大政策支柱”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上必须把握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的方向,通过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而不是政府去确定具体项目,或选择把钱投向哪一家企业,具体的投资机会还要由企业家来摸索和把握。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把企业真正当作经济发展的主体,“放水养鱼”,让企业去创造有效供给和开拓消费市场。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一项一项出台、一项一项督导,让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术上要抓好“五大重点任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术上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方面的任务。

去产能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减少过剩产能,使各类宝贵的市场要素重新回归到有效市场中去。去库存则主要针对诸如房地产业的现状,既要通过城镇化的推进帮助广大农民在城市落户,也要通过基础税制的变革来降低房价。去杠杆的重点则在于我国的金融系统需要加快市场化改革进度,着力提升金融监管水平,避免金融问题诱发系统性风险。降成本方面,要着力推进财政税收制度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补短板方面,当前的重点工作是补农村短板,城乡二元化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能够有效提升农民收入,尤其是财产性收入,那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去除房地产库存等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走出去”。供给侧的改革显然不仅仅是拘泥于提升国内市场的供给水平,还包括了对国际需要的供给水平的提高。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677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7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720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712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

0评论2017-10-31747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45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422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42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35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431